深陷輿論風波的 Ye,能以 20 美元的 YZY 再次改變球鞋行業嗎?

這場激進的商業實驗,是品牌價值、粉絲經濟與供應鏈革命之間的博弈。

Footwear 球鞋
1.6K

Ye(原名 Kanye West)宣布所有 YZY 產品將統一定價 $20 美元時,球鞋行業仿佛被投下一枚核彈。目前已發售的三雙鞋款 SL-01、SL-02 和 SL-03,都確實如其承諾的以 $20 美元發售,此前曝光的更偏傳統運動鞋款的 BL-01 大概率也將沿用這一定價策略。儘管受到其近期一系列暴論(Ye 自辯為社會實驗)的影響——設計總監 Gosha Rubchinskiy 離職、Tyler, The Creator、Travis Scott 等追隨多年的圈內好友紛紛取消關注,但據 Ye 日前曬出的後台銷售數據可知,從 2024 年 12 月 24 日至今,YZY 銷量達到令人咋舌的 2 千萬美金,鞋款成為銷量最好的單品,其中光黑色款 SL-01 就賣出了近 13 萬雙。

YEEZY 曾經用設計創新的限量球鞋衝擊了球鞋市場,如今的 YZY 以遠低於運動品牌大貨定價的「20 美金」扭轉逆境,Ye 似乎想用 YZY 再次改變球鞋行業,實現當初許下「造福全人類」的願景。不過這一模式的隱患與創新一樣明顯,此番 Hypebeast 便從品牌價值、粉絲經濟與供應鏈革命等角度帶來這場價格革命的多維透視。

低價革命:時尚民主化的供應鏈實驗

深陷輿論風波的 Ye,能以 20 美元的 YZY 再次改變球鞋行業嗎?

曾經的 YEEZY 作為高級街頭時尚的代表,單品定價通常在 $200 至 $1,500 美元之間,與 adidas 的聯名鞋款也多以限量形式發售,從而被賦予了高溢價屬性。如今重啟的 YZY 轉變為統一 $20 美元的「一元店」模式,試圖將時尚平民化。

這並非 Ye 的首次嘗試,去年 YZY 官網突襲上架一批未發售的 YZY GAP 聯名產品以 20 美元清倉,數小時內便售罄,印證了平價策略的市場爆發力。Ye 的這場「20 美元」實驗,也是對球鞋行業過度資本化的反動。當聯名炒作將 Air Jordan 推至數千美元價位時,街頭文化已異化為金融衍生品;而 YZY 的普惠定價,則試圖讓球鞋回歸日常穿戴的本質。

這種「20 美元」的定價策略,本質上是將快時尚的規模化邏輯引入街頭服飾領域。這種模式與 ZARA 等品牌的「快速響應供應鏈」有異曲同工之處——通過垂直整合的供應鏈,將設計到上架周期壓縮至 10-14 天,以高頻率上架新品和親民價格滿足大眾需求。Ye 則更進一步,通過統一定價消解產品層級,將衛衣、鞋履等不同成本的 SKU 均納入 $20 美元體系,這種「去階層化」策略打破了傳統球鞋行業依賴稀缺性維持高溢價的規則。

深陷輿論風波的 Ye,能以 20 美元的 YZY 再次改變球鞋行業嗎?

但極端定價下,品牌能否持續運轉,取決於供應鏈是否足夠優化。一雙球鞋的生產成本通常包括材料、人工、運輸和營銷費用,例如一雙 Nike Air Force 1 的製造成本約為 30 美元,而零售價為 115 美元。相比之下,YZY 如何在 20 美元的價格下維持利潤,顯然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YZY 目前主要依賴中國工廠的低成本生產,並通過輕量化材質(如 SL-01 鞋款採用的套穿式設計)降低邊際成本。然而這種模式可能面臨與 H&M 等快時尚品牌相似的困境——後者因過度依賴外包生產導致品控波動,最終損害品牌聲譽。若 YZY 無法在壓縮成本的同時維持基本質量,其「街頭民主化」願景或將淪為低質傾銷。

不過就在近期 Justin LaBoy 的採訪中,Ye 表達了對 AI 的正向態度,並展示了用 AI 將一段音樂片段中的人聲替換成自己的聲音。根據此前已發布的 AI 生成 MV,以及公開招聘 AI 團隊,或許 AI 技術也將被引入設計環節以壓縮成本(如使用 AI 自動化設計工具),但品控與產能穩定性仍是懸在低價模式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粉絲經濟:從文化圖騰到商業透支

深陷輿論風波的 Ye,能以 20 美元的 YZY 再次改變球鞋行業嗎?

Ye 過去的商業成功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個人影響力之上。從 YEEZY 到他在時尚界的各種合作,每次新品發布幾乎都能掀起搶購潮。這種粉絲的狂熱追捧甚至能夠愛屋及烏地輻射至 DONDA 成員的個人品牌。然而,基於明星效應的購買行為能否長期持續?以往依賴粉絲經濟的低價產品往往是專輯/演唱會周邊,但完全依靠名人光環去維繫一個高上新頻率的全品類品牌,顯然不夠現實。

Ye 選擇 20 美元的定價策略,也意味著需要重新定位 YZY 的消費者群體。這種「為信仰充值」的消費邏輯,與通常情況下名人的時尚合作,如售價 20.1 萬美元的 Travis Scott x Audemars Piguet 聯名腕表的奢侈路線形成鮮明對比——前者通過低價擴大受眾基數,後者則以稀缺性鞏固圈層身份。YZY 低價策略可能讓粉絲嘗鮮,但未必能持續吸引廣泛的球鞋消費者。

加上球鞋市場已不是當年 YEEZY BOOST 350 發售時那般火熱,如今二級市場的炒鞋風潮正在消退,StockX 等平台的交易額增長放緩,YEEZY 本身的溢價能力也大幅下降。目前來看,購買 YZY 的核心人群依然是 Ye 的忠實粉絲。粉絲經濟的持續性面臨著雙重考驗:產品質量問題頻發,社群媒體上已有不少關於 YZY 產品質量的吐槽,包括鞋底過軟、T-Shirt 面料單薄等。如果產品無法提供良好體驗,消費者不會長期支持;Ye 的爭議性言論可能隨時觸發品牌危機,正如因其社群媒體發言在 2024 年導致合作品牌緊急切割。如果產品與運營跟不上,YZY 或許以過度透支粉絲對其的喜愛而告終。

統一定價:品項衝突與消費局限

深陷輿論風波的 Ye,能以 20 美元的 YZY 再次改變球鞋行業嗎?

20 美元一雙襪子和 20 美元一雙鞋子,你會選擇買什麽?從 Ye 親自曝光的銷量數據便可得知,大多數消費者選擇的都是後者。沒有分級的統一定價容易給消費者心理造成矛盾,花 20 美元購買成本價低的單品的消費者,自然會產生心理的不平衡。同時,統一定價看似簡化了消費決策,實則對供應鏈提出極致挑戰。

以 YZY 產品線為例:襪子與鞋履的生產成本差異可能高達 4 倍,但售價卻被強制拉平。這種模式要求企業通過「交叉補貼」實現整體盈利——即用高毛利品類(如 T-Shirt)填補低毛利品類(如鞋履)的成本缺口。ZARA 曾以類似策略平衡基礎款與設計師聯名款的利潤結構,但其品類成本差異遠小於 YZY 的極端定價。

雖然 YZY 目前的預售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一矛盾:通過預售收集需求數據,對暢銷品(如帽衫、鞋款)擴大生產規模攤薄成本,對滯銷品則採用按需生產模式。但微薄的利潤空間,為品牌盈利的可持續性打上一個問號。

此外,品牌定價通常決定了消費者對其價值的認知,20 美元的地板價也意味著 YZY 從高端品牌轉型為類似勞保用品店的品牌定位。當品牌溢價被抹平,YZY 吸引的群體會是誰?這就不得不面對兩個問題:失去高端市場,曾經願意花 $500 美元買 YEEZY 的潮流消費者,可能不會對 20 美元的 YZY 感興趣;無法建立新的忠實用戶,低價策略可能吸引一次性消費,但如果產品體驗不佳,消費者可能不會複購。

失控言行:輿論炒作對 YZY 的隱性消耗與市場反噬

深陷輿論風波的 Ye,能以 20 美元的 YZY 再次改變球鞋行業嗎?

近期關於 Ye 的兩大熱點——葛萊美頒獎禮上妻子 Bianca 的裸裝造型、超級盃期間的「看牙醫」抽象廣告,包括其近期的一系列爭議言論,如公開對逝者 Virgil 的不敬、站隊深陷醜聞的 Diddy,同時突然入駐小紅書。雖然 Ye 自辯這些行為旨在「測試輿論底線」,並有為新專《BULLY》造勢與引流 YZY 之嫌,但其後果已遠超炒作範疇。

近年來,時尚行業對於爭議性人物的容忍度降低,品牌和合作夥伴往往會迅速切割。Ye 的極端言論導致長期合作的創意夥伴紛紛離去,設計總監 Gosha Rubchinskiy 的離職直接衝擊 YZY 的設計語言,其離職表面上是團隊調整,但不可忽視 Ye 近期行為帶來的品牌不穩定性。而核心圈層好友的取消關注,則讓 YZY 失去了潮流領域的「盟友背書」。這種孤立狀態不僅削弱了品牌在高端潮流圈的滲透力,也讓 YZY 的設計與營銷逐漸陷入「自說自話」的封閉循環。

Ye 的爭議行為雖短期內通過獵奇效應拉升銷量,但這種模式無法形成品牌忠誠度,若長期依賴話題製造,品牌價值可能會被流量稀釋,變成「爆款即棄」的模式。同時,Ye 的公眾形象滑坡也將引發消費群體割裂。忠實粉絲可能因「反主流」人設繼續買單,但大眾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持續走低。例如,其超級碗廣告雖成功引流至官網,但社群媒體上很大部分的討論聚焦於「道德爭議」。這種「流量伴隨罵聲」的模式,可能使 YZY 長期困於「死忠粉狂歡-大眾市場抵觸」的二元對立中。

深陷輿論風波的 Ye,能以 20 美元的 YZY 再次改變球鞋行業嗎?

這場看似激進的商業實驗,實則是一場融合了品牌價值、供應鏈革命與粉絲經濟的複雜博弈。從限量昂貴的高端時尚到「一元店」式的普惠定價,Ye 的野心不僅在於顛覆傳統商業模式,更試圖通過重構價格邏輯,讓球鞋文化回歸草根。然而,低價策略的可持續性取決於供應鏈創新、品質把控與品牌價值的三角平衡。若 Ye 能在規模化與個性化之間找到新支點,或將改變球鞋行業的規則;反之,YZY 則可能成為粉絲經濟透支後的又一例商業速朽。這場未竟的革命,或許只有 Ye 知道終點。

閱讀全文

繼續閱讀

HOKA Project Transport 推出三款全新配色
Footwear 球鞋

HOKA Project Transport 推出三款全新配色

征服惡劣氣候的好夥伴。

Palace Skateboards 官方預告《死亡筆記本》最新聯名系列即將登場
Fashion 時裝

Palace Skateboards 官方預告《死亡筆記本》最新聯名系列即將登場

最強偵探「L」率先亮相。

第二屆台灣《Speed & Crafts 機車改裝工藝大展》即將正式開催
Automotive 汽車

第二屆台灣《Speed & Crafts 機車改裝工藝大展》即將正式開催

48 組知名改裝職人同場較勁,並邀請到多位日本傳奇大師擔任評審。

New Balance 1906L 全新棕色麂皮配色「Rich Oak」發售資訊公開
Footwear 球鞋

New Balance 1906L 全新棕色麂皮配色「Rich Oak」發售資訊公開

更為接近傳統樂福鞋的質感。

New Balance 1906L 全黑麂皮配色「Black Suede」發售資訊公開
Footwear 球鞋

New Balance 1906L 全黑麂皮配色「Black Suede」發售資訊公開

超人氣黑色款式迎來麂皮材質加持。


adidas UltraBOOST 1.0「10th Anniversary」經典 OG 配色回歸發售
Footwear 球鞋

adidas UltraBOOST 1.0「10th Anniversary」經典 OG 配色回歸發售

慶祝 UltraBOOST 1.0 推出 10 週年。

Veronica Leoni 執掌首秀 Calvin Klein Collection 2025 秋季系列大秀正式登場
Fashion 時裝

Veronica Leoni 執掌首秀 Calvin Klein Collection 2025 秋季系列大秀正式登場

正式重返紐約時裝週,彰顯極簡主義之美。

On「空前之輕」革命性自動化噴織鞋面技術 LightSpray™ 正式登陸香港
Footwear 球鞋 

On「空前之輕」革命性自動化噴織鞋面技術 LightSpray™ 正式登陸香港

Presented by On
首款採用 LightSpray™ 技術高性能競賽鞋 Cloudboom Strike LS 同步登場。

A'ja Wilson 首雙簽名鞋款 Nike A'One 正式登場
Footwear 球鞋

A'ja Wilson 首雙簽名鞋款 Nike A'One 正式登場

同步推出多樣服飾系列。

UNIQLO UT x《機動戰士鋼彈》最新聯名系列 T-Shirt 發佈
Fashion 時裝

UNIQLO UT x《機動戰士鋼彈》最新聯名系列 T-Shirt 發佈

將多部不同的《鋼彈》系列融入設計。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