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時尚界更關注狗?而不是貓?
長期以來,貓咪在時尚領域的「貓狗大戰」中略占下風。

為什麽時尚界更關注狗?而不是貓?
長期以來,貓咪在時尚領域的「貓狗大戰」中略占下風。
農歷龍年即將結束,但對於時尚界而言,過去一年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狗年」。這一人類的忠誠伴侶在 2024 年頻繁亮相於 Louis Vuitton、Burberry、Coperni 等奢侈品牌的廣告大片中;NEIGHBORHOOD、A BATHING APE 與 Crocs 紛紛為毛孩兒推出各種寵物用品乃至鞋履;Pharrell Williams 設計的 Louis Vuitton 2025 早春男裝系列,描繪了大都會中的狗狗和遛狗人士的文化,帶來一系列專為狗狗設計的新品,其中要價 $6 萬美元的硬箱狗屋「Kennel Trunk」更是引起了大眾熱議。
作為時常與狗相提並論且各自養寵群體在量級上相差不大的貓,在潮流時尚領域中受到垂青的程度卻遠低於前者。儘管從 2016 年的 Stella McCartney,到 Gucci 再到 Miu Miu,都曾以貓咪圖案為主題進行設計;2023 年的 Met Gala 首次透露出貓咪將於時尚圈層更廣泛地流行起來的跡象;在去年年初的 2024 秋冬時裝周上,JW Anderson、Givenchy 及 Acne Studios 相繼帶來以貓為靈感的服飾單品;有關「時尚界對貓的癡迷」的文章與相關論調每年都會按時湧現;但毫無疑問的是,貓長期以來在時尚界的「貓狗大戰」中略占下風。
將該現象簡單地歸結於或者說誤認為是品牌、設計師或時尚消費者群體更偏愛狗的緣故,顯然是有失公允的,要探尋在時尚界狗狗長期以來比貓咪更受關注背後的原因,繞不開兩者在文化、商業和媒介傳播中扮演的角色,同樣亦受到兩者之間的生物特性差異的影響。
貓狗各自留下的「時尚足跡」
回望過去,犬類更擅長在時尚進程中讓公眾記住自己的名字。Yohji Yamamoto 心愛的秋田犬 Rin 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四足動物,無論是在個人生活還是創意方面,Rin 都是 Yohji 生活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Rin 多次與服裝交織在一起;Thom Browne 直言他的臘腸犬 Hector 是他的靈感繆斯,「事實上,在 2016 年,Hector 啟發我以它自己為原型設計了一款包包」;Tyler, The Creator 的萬能梗 Darryl 被其作為主理品牌 GOLF le FLEUR* 的吉祥物,並多次出現在品牌的單品及聯名系列上。
此外,還有 Marc Jacobs 的鬥牛犬 Neville、Kiko Kostadinov 的湖畔梗 Dante、Dries Van Noten 的萬能梗 Scott、Valentino Garavani 的哈巴狗 Oliver,它們均在秀場、服飾系列或社群媒體上留下過不可磨滅的「時尚足跡」。反觀貓類,能在時尚史上留名的屈指可數,Karl Lagerfeld 的伯曼貓 Choupette,還有 Jason Wu 的 Jinxy 和 Peaches 是為數不多能在主流視野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例子。
雖然無法斷言時尚設計師們更傾向於養狗,但沒經過社會化訓練的貓面對陌生環境時大多會產生應激反應,狗無疑更適合出現在公共場合與社交活動中,設計師或名人帶著狗出席時尚活動,持續的曝光使得狗逐漸成為時尚界的文化符號之一。許多時尚品牌亦傾向於將狗與忠誠、活力和積極的生活方式掛鉤,這些形象與時尚界常強調的個性、活力和品味不謀而合。
貓狗於「模特事業」中的表現差異
在擔綱時尚模特方面,狗狗也略勝一籌,想想 ROA 那些滿屏狗狗的戶外大片,還有 Jennie 出鏡演繹的 Jacquemus 2023 假期系列大片,你就知道我說的是什麽意思。狗的表情和動作豐富多變,比貓更容易被訓練,能夠通過動作、表情和行為與主人互動,這使得狗作為拍攝主體或點綴配角時,能輔助時尚攝影師更輕易地創作出具有趣味和視覺衝擊力的作品。
相比之下,貓更加獨立且較為冷靜,雖然它們同樣可愛,但常常不如狗那樣容易被展現為有趣、活潑的形象。儘管如此,貓還是有其獨特的時尚魅力,常常被作為神秘、高貴和優雅的象徵出現,但這種使用通常較少且較為低調,貓咪的形象往往與更靜態、精致的時尚理念相關聯。
除此之外,由於上述提及的應激反應,寵物貓更適宜處在室內環境中,而如今潮流時尚品牌的拍攝絕大多數都選址街頭或戶外,這進一步擴大了貓咪融入品牌宣傳物料中的局限性。無論是 Givenchy 17 秋冬、Stella McCartney 16 早秋,還是 Ami 19 秋冬,絕大部分有貓咪出鏡的廣告大片都是在室內完成。
貓狗於「寵物時尚」中的不同境遇
Moncler、Marine Serre、Prada、Gucci,你能想到的時尚品牌幾乎都推出過專為狗狗打造的時尚單品,從服飾到配件,應有盡有,而貓咪在「寵物時尚」的賽道中的境遇卻截然不同,是幾近無人問津的狀況。
雖說穿衣服對於貓狗來說都不是一件必須的事情,大多數貓狗都有自我調節體溫的能力,尤其是那些毛髮豐富的品種,不需要額外的衣物幫助。但貓往往更抗拒穿衣服這件事情,穿衣服可能讓它們感覺束縛,不舒適或不自然。而狗狗更常接觸室外的環境,暴露在寒冷或惡劣的天氣條件下,額外的衣物防護是不可或缺的。
本身便注重時尚著裝的養狗消費者在攜狗狗出入社交場合時亦大概率會通過狗狗的服飾與配件作為個人品味或個性的延展表達,這些狗狗單品不僅是寵物的「外衣」,也是其主人的「社會標籤」。正因如此,各大時尚品牌在狗狗用品的市場中看到了巨大的利潤空間,推出專門為狗設計的配件,吸引那些追求個性和高端生活方式的消費者,並由此構築更完整的消費體驗。
時尚界對狗的青睞反映了寵物文化、市場需求與時尚傳播策略的多重交織。狗的親和性與高曝光率,使其自然地融入時尚品牌的敘事之中,成為活力、忠誠和品味的象徵,而貓則因其神秘與獨立氣質,更多出現在特定的優雅語境中。儘管在當前的潮流中狗狗占據了更多的舞台,但貓咪憑藉其獨特魅力,相信未來會逐漸在細分市場中展露鋒芒。
無論是貓還是狗在時尚界受到更多關注,這背後所傳遞的其實是人類與寵物之間的深厚連接。時尚不僅是展現個性與品味的載體,也是一種表達情感與文化認同的方式。重要的不是哪種寵物更受垂青,而是時尚如何作為一種媒介,將人類與寵物的羈絆表達得更加多元且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