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art Visits : 杜京澤
Hypeart Visits : 杜京澤
Hypeart Visits : 杜京泽
在美國藝術界迅速崛起的 95 後華裔愛爾蘭籍藝術家。

95 後華裔愛爾蘭籍藝術家杜京澤,正在美國的藝術世界迅速崛起。

自 2020 年開始,杜京澤開始先後在洛杉磯、紐約開設個展「In Between」、「American Gothic」、「Metropolis」,亦於 2021 年在北京蜂巢當代藝術中心開設亞洲首個個展「Elsewhere」。

杜京澤以一種朝氣的、銳利的、鬆弛的角度切入繪畫和一些被符號化特徵化了的文化及社會議題。對於老生常談的身份問題所連帶出來的東西方差異性討論,被一種平視的觀看與摘取邏輯所消弭。在一個樂於製造衝突的時代,杜京澤異常個人而又平和的自由選取他所感興趣的描繪對象,古典的流行的甚至是合成的人物形象被平等的對待,這背後反應的是藝術家本人對社會或者外界賦予的文化身份與預設的不服從,而更多的是主動的選擇、編輯與取捨一些自身更為感興趣的成分,像是一種自由度極高的新生世界公民心態。

在接下來的十一二月里,杜京澤的作品亦會在上海展出,前者是隨 Steve Turner 畫廊參加聲名在外的Art021,後者則是在蜂巢當代藝術中心舉辦他的全新個展。

此番,Hypebeast 走進杜京澤位於愛爾蘭都柏林的工作室,感受這位年輕而極具才華的藝術家的創作領域。

你是什麼時候搬到愛爾蘭的?在這之前你在中國的生活如何?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繪畫、接觸藝術?

我十三歲時移居愛爾蘭。在此之前,我在中國,尤其是海濱城市煙台的生活相當優越,充滿了家庭的溫暖。我被四代同堂的家庭所包圍,週末在曾祖母家度過,暑假在姥爺的果園度過,沈浸在他種植櫻桃和獼猴桃的土地的寧靜和神奇之中。

我從小就喜歡畫畫。五歲時,姥爺把我介紹給剛從美國任教歸來的著名畫家吳曉林,他成了我的良師益友。他的教學強調的是構圖、對比、光影等基礎知識的培養,而不是具體的技法。移居愛爾蘭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我最終學會了將我的中國血統與不斷發展的愛爾蘭身份融合在一起,並在這片新土地上繼續探索各種藝術表達方式。

你是從什麼時候下定決心從事藝術創作的?在起步初期,遇到哪些困難?如何逐步適應?

藝術對我來說是天生的。我從五歲開始上課,在老師的課堂上花了無數個小時,反復畫生活中的人物和靜物,這讓我在愛爾蘭的藝術創作變得非常容易。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因為它讓我能夠輕鬆地適應各種風格和技巧。

搬到一個新的國家還帶來了其他挑戰,尤其是學習英語。我和我媽媽都非常清楚,我們代表的是中國,所以我們感到了壓力,必須出類拔萃,積極地代表我們的祖國。我竭盡全力學習英語,融入愛爾蘭社會,在學校取得優異成績,同時繼續從事藝術創作。接觸不同形式的藝術和音樂為我的藝術表達開闢了新的空間。我的中國血統與愛爾蘭的成長環境相融合,成為我藝術創作的支柱,幫助我以更精緻、更真實的方式探索和表達我的思想和情感。這是一個持續的旅程,每一天都在為我的作品塑造和增加新的層次,使其更有深度和視角。

因為你個人的成長環境,移民的身份,很好奇你看待世界的方式是如何的?這些對你的創作有產生什麼影響嗎?

當然。我所接觸的兩種不同文化從根本上塑造了我感知世界並將其轉化為藝術的方式。我在中國長大,對中國和歐洲藝術以及其他文化中的古典藝術形式所固有的細緻和嚴謹深有體會。

移居愛爾蘭後,我進入了一個探索自我、崇尚個性的世界。這種環境鼓勵我思考和表現我們感知周圍世界並與之互動的各種方式。我對歷史和傳統的研究以及對新技術和創新的興趣為我的藝術探索提供了動力。移民的旅程是一個不斷適應和轉變的過程,這種靈活性是工作室實踐的一個方面,一個充滿活力和不斷發展的方面。我的藝術讓我能夠探索自己的身份,質疑、發現並傳達生活在不同世界之間的細微體驗。

你會將你的肖像作品進行一些變形的處理,讓整個畫面更抽象,為什麼會這樣處理?

扭曲的肖像,以引入一定程度的抽象性是一種有意識和深思熟慮的選擇。它讓我超越了單純的形似,能夠探索和描繪對象的心理和情感層面。它邀請觀眾在更加主觀和感性的層面上參與到作品中來,從而形成他們自己的解釋和聯繫。這也使我能夠嘗試傳統的肖像畫和表現手法,突破界限,探索新的美學可能性。

你大量的作品都是黑白灰色調的,選擇以這色調創作的原因是什麼?

它使我能夠將圖像剝離到其核心部分。通過使用克制的色調,我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質地、形式以及光影的細微差別上。這就像用精選的音符譜曲。它鼓勵人們關注構圖中的和諧、節奏和動態。

未來會嘗試更多顏色的組合嗎?

當然!我總是喜歡進一步推動我的工作。這將開啓許多新的可能性。我為此感到興奮。

你的創作過程是怎樣的?會有哪些獨特處理的步驟嗎?

我的創作過程融合了有條理的規劃和自發的探索。我的創作過程通常是從我周圍的世界、我的經歷和反思中迸發出的靈感開始的。我喜歡在實踐中結合精確與直覺之間的動態互動。我對作品的技術方面一絲不苟,精心挑選主題並完善構圖。然而,我也為直觀的姿態、意想不到的質地和計劃外的互動留出空間,擁抱出現的驚喜。

另一個重要步驟是瞭解一幅畫何時完成。這是直覺和經驗的問題。這需要一雙敏銳的眼睛和與作品的深層聯繫,才能辨別出作品何時達到了神奇的境界。

在你的作品中我們能看到不少知名演員、球員、嘻哈歌手等,也有像動物、超級英雄的形象。為什麼會選擇這些人物進行繪畫?

這一系列作品始於「Magic Kingdom」,這是我與 Steve Turner 畫廊於 2020 年 10 月在洛杉磯舉辦的第二次個展。在 Covid 發生後的幾個月里,都柏林一直處於嚴格的封鎖狀態,因此我花了大量時間閱讀和繪畫,並利用休息時間在公園裡散步。我讀的其中一本書是迪士尼董事長 Bob Iger 的回憶錄《Ride of A Lifetime》,這本書在某種程度上給了我更多冒險的信心。我創作的第一幅畫是米老鼠,我想創作一些沒有概念基礎的作品。記得當時我剛從皇家藝術學院的碩士課程畢業一年,在那裡,每幅作品都要有理論基礎。畫米老鼠是一個突破。之後,又創作了許多與米奇、迪士尼和大眾娛樂有關的作品。其中包括 Matthew McConaughey、Snoop Dog、The Weeknd、Martha Stewart、Eminem、Charlize Theron、Billy Ilish、Justin Bieber、LeBron James、Darth Vader、蝙蝠俠和《星球大戰》中的 Storm Trooper 的肖像,所有這些都收錄在「Magic Kingdom」中。我之所以選擇這些主題,是因為我喜歡他們克服困難的方式,研究他們臉上的細節和他們的生活也非常有趣。我彷彿在一段時間內走進了他們的世界。

2021 年,我在北京蜂巢當代藝術中心舉辦了在中國的首次個展。這是「Magic Kingdom」一個很好的後續,也讓我有機會加入一些新的實驗。我的作品描繪了美國流行文化中的人物和角色,包括黑武士 Darth Vader,、蝙蝠俠、科學怪人和 Jack Sparrow 船長。我還展示了我的第一件作品,其靈感來自於藝術史,包括我對 Vermeer 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描繪。此外,我還展示了一些身著商務套裝的無名男子的作品,這也是我正在繼續創作的作品。

2022 年 12 月在邁阿密海灘舉辦了「無題 」展覽,我與 Steve Turner 畫廊一起展出了由九幅畫組成的網格畫,其中有動物,也有人物。我喜歡畫動物。我選擇它們是因為它們在中國和西方文化中所代表的意義。這讓我能夠彌合我的出生地和我在愛爾蘭發展之間的距離。這些特定的動物都來自一個純真的地方 —— 伊甸園,在當中的一隻鴿子、一隻鹿、一隻貓、一隻孔雀和一隻狗。而另外四幅是 4 個人,Jeffrey、Michael、Denzel 和 Larry,他們都來自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一個充滿競爭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成功者往往被形容為殺手。我刻意把捕食者和獵物混為一體。

日常你會做些什麼練習,以保持自己對創作的積累呢?

我經常閱讀和旅行,這讓我有了新的體驗和視角,我喜歡瞭解這個世界。通常我學得越多,好奇心就越強。

在你目前的藝術語言中,你覺得最核心的部分是什麼?

我認為這是我的多元文化經歷和感知,以及我如何選擇和描繪我的主題的相互作用。它們都反映了我的身份、好奇心和經歷。

在你過往的展覽中,有過哪些收穫?你是如何開始籌備一個展覽的?

在籌備一個展覽時,我通常會有一個大方向和主題,然後在創作過程中讓主題自然發展。我喜歡跟隨自己的直覺,這讓我的興趣自然流露,某些想法會傳達得更微妙,讓觀眾從中得到暗示,而作品本身仍然令人愉悅。例如,在「American Gothic」展覽中,我將 Grant Wood 的標誌性傑作與鯊魚、Jeff Koons、Sterling Ruby、Andy Warhol、LeBron James、帝國大廈和百元大鈔的大幅肖像並置,以此深入探究美國藝術文化。我選擇的主題都是我認為能傳達美國特色的東西,至少是我眼中的美國,因為在展覽開幕前我從未去過美國。

我前往洛杉磯參加開幕式,在那裡待了兩個星期。我在洛杉磯感受到的能量對我和我的作品產生了很大影響。三個月後,我的下一個展覽「Metropolis」在紐約開幕,我用一種全新的風格創作了四幅畫作,這種風格更加繪畫化、鬆散、粗獷、快速、自發和情緒化。我在洛杉磯看到了如此多的創造力和能量,我想這讓我想要鞭策自己進一步發展自己的技能,去嘗試,去改變,去成長。

Hypeart Visits : 杜京澤

找到自己的藝術語言、建立自己的藝術創作系統的過程里,你會給一些剛開始藝術創作的新人什麼建議?

Just do it!不要讓過度思考影響你的創造力。不斷創作,製作大量作品,努力發展自己的語言。有規律的日常工作可以發展成為真正的工作室實踐。



Credits
攝影師
Ellius Grace
Artist
Jingze Du
編輯
Ben Cheung
採訪人
Ben Cheung
Writer
Ben Cheung
圖片版權所有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Steve Turner Gallery, Los Angeles
Tags
Share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不要錯過最新情報。

訂閱時,您同意我們的 使用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