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 走訪香港平面設計師 Makkaihang Design 工作室
IDEA: 走訪香港平面設計師 Makkaihang Design 工作室
IDEA: 走訪香港平面設計師 Makkaihang Design 工作室
麥綮桁的設計宗旨是「不要過分地設計」。
編輯 :

Hypebeast 欄目「IDEA」邀得香港跨媒體創作人 Jerry Haha 擔任客席編輯,親身走訪本地不同創作人的工作空間,並向讀者分享他們的作品和創作思維。


開公司最困難的我覺得是改名,正如 ARTIFICIAL DUST 我都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去肯定。而 Makkaihang Design 就最較為簡單直接,正所謂人如其名,麥綮桁就直接把自己的名字成為了他的設計公司。2018 年創立,短短三四年間,已與包括英國著名出版社 Thames & Huds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M+ 博物館、大館以及大大小小藝術畫廊、時裝品牌及文化設計等機構合作,公司由 Graphic Design、Book Design 到 Branding 都包辦。我都忘記了第一次怎樣認識麥,因為之間都有很多共同朋友,所以每次見面都是在朋友辦的 event 中。我對麥第一個印象就是覺得他個人跟他做的作品很相似,都是很整潔和非常着重細微的 details。

灰白色的牆身、窗邊的自然光、冷色燈光、去到盡頭的半玻璃房間通通都令我把麥的作品串連起來。正如以往的對談,我這次都沒有準備太多,只是簡單閱讀了 MKHD 的品牌簡介,問題都留到現場逐一發問。

我知道你有跟各行業合作,例如藝術館、時裝品牌、出版社等等…你當初是如何開始?

「這要追溯到中學時期,中五中六的時候就有開始幫當期時的老師做 project 並接一些學校書節的 freelance。最初其實我是修讀電影的,一直都以為自己之後會成為一個導演,但因為當時老師想我幫忙設計一本學生作品合集,所以直接機緣巧合下去做我第一個設計作品。當其時還未懂用什麼 Illustrator 和 InDesign,所以整個合集40多頁都是用 Photoshop 去做的(笑)。同時因此令我對字體設計產生了興趣。」

之後都沒有再接觸有關電影的工作嗎?

「可能是自己性格吧,電影通常都需要一大班人的合作,而我自己卻比較喜歡獨自工作。做平面設計可以沒有像電影工作般多人參與。」

電影有影響到你做平面設計嗎?

「在讀書時期我們都有睇很多 40 至 50 年代電影。比如電影《第七封印》的第一幕,一隻烏鴉鳥瞰世界,其實烏鴉當其時就代表着死神。這些電影常用的象徵或標誌正正影響了我做平面設計時的想法。可能我沒有實質平面設計的 practice,一開頭的作品到時靠直覺, 所以我會把拍攝電影的思維放進我設計的裡。」

做平面設計有受到誰的影響嗎?

「德國工業設計師 Dieter Rams 的設計觀念對我影響非常深遠,我當時更因為他遠赴德國學德文並計劃升學。但正當一個暑假回來香港處理簽證時,一間設計公司在聘請 intern,我亦成功受聘,然後我就沒有再回去德國了。可能當時自己年紀較輕,不太適應外國的生活所以就直接回到香港了。所以當時那間設計公司就成為了我第一份工作了,輾轉都做了三年。」

IDEA: 走訪香港平面設計師 Makkaihang Design 工作室

IDEA: 走訪香港平面設計師 Makkaihang Design 工作室

IDEA: 走訪香港平面設計師 Makkaihang Design 工作室

這三年內就認定了你成為平面設計師的身份嗎?

「這三年來發現其實自己比較喜歡做書,做書是一門專業,從封面、開度、裝幀、排版到字體的選擇,無一不考設計師的真正功力,而我卻非常享受這個設計過程。當時其實全香港的大大小小出版社都有收到我的 CV 吧,多多少少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收到三聯出版社的面試機會。然後就當了一年多的 Book Designer。打工的同時我都有開設 Instagram 去記錄低自己的作品,從這個渠道令到更多人認識自己。」

IDEA: 走訪香港平面設計師 Makkaihang Design 工作室

IDEA: 走訪香港平面設計師 Makkaihang Design 工作室

說到這裏麥從書櫃拿出當時自己的作品並逐一解說。由早期林一峰的《歌裏人》到陳濬人和徐巧詩《香港北魏真書》,亦有最近為 M+、故宮文化博物館等設計的書籍,麥通通都細心解說每個作品的特別之處。「每一本書其實我都在試一樣自己從未嘗試過的做法,不論是排版、尺寸或是紙質,當中我最注重一本書是否采用合適的 Format 以及獨特的裝幀。」

作為一個外人要去了解麥的作品,我想大部份人都會形容為簡潔和非常注重細節,是看似很簡單其實背後花了很多心機的設計風格。整次對話都是從工作室不同的角落去完成,每一個 project 他都很用心去解釋整個流程和設計概念。近來他更開始接上不少 Fashion Branding 相關的工作,為 Fashion Brand 建構品牌能夠給他更大的自由度去做一些以前從未做過的設計手法和概念。「以往大多數與不同文化人合作時設計框架都比較大,而與 Fashion 主理人合作卻為我打開另一道新的門,我可以實淺更多以往看似不設實際的設計,從而成就更多更具藝術感的作品。」

在介紹近來的設計作品時,他更說到他的設計宗旨是「不要過分地設計」。令我更意想不到的是其實大部份的設計項目都會擁有一份 master copy,意思就是一份由人手去作量度到裁剪的樣版。要做到設計再簡潔前,往往其實都需要一份充滿「瑕疵」的試驗品去成就。

IDEA: 走訪香港平面設計師 Makkaihang Design 工作室


Credits
攝影師
Jerry Haha
Tags
Share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不要錯過最新情報。

訂閱時,您同意我們的 使用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