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藝術家 KEA TSAI 全新個展《STICKER UP!》正式登陸台北白石畫廊
「藝術創作就是選擇一種屬於自己的態度,試著有別於過往的潮流,並以此塑造自己。」
來自台灣的藝術家 KEA TSAI 近日正式於白石畫廊 Whitestone Gallery 舉辦個人暌違 5 年的個展《STICKER UP!》。作為早年第一位在海外當代美術館展出的台灣潮流藝術家先驅,這次的個展讓大家期待已久,也吸引了佳士得至展覽現場直播導覽分享給收藏家們。而正如展覽主題,當中展示了多件以街頭貼紙為主題的繪畫創作與立體雕塑;透過熟捻戲謔地翻玩各式經典知名圖像,窺視擁抱資本主義的當代社會現象,以及探討個體、權力關係和意識形態之間的關聯性,同時更是以作品來體現其視角對世界的觀察。
而談到貼紙,它可以說是與街頭潮流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項媒材,具備低廉成本與小尺寸的特性,儘管製作門檻不高,卻在其中蘊含了充滿個性的意涵,在每個城市中無論是牆面、電箱、電線桿,貼紙無處不在,街角偶然瞥見的圖像文字,都能引人見獵心喜或駐足思索其深意。
而各種訊息的組合方式與放置地點也決定了如何形成有效的視覺介入,在日常視覺經驗中帶來亮點。KEA TSAI 將出自街頭的貼紙文化巧妙轉譯為精心策劃的圖像組合,看似隨機的截取拼貼卻蘊含著高度控制,而他選擇的策略恰恰反映了資本與權力滲透社會的方式是如何讓大眾心生崇拜。
藉著本次展覽《STICKER UP!》到來,HYPEBEAST 特地與 KEA TSAI 進行一回簡單的對談,同時也帶各位一同欣賞展中作品,一齊體驗其融合了街頭文化和普普藝術,對於當代各項荒謬之社會現象的幽默呈現。
本次展覽籌備了多久,中間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
「其實我很難描述籌備了多久,為了創作與執行出這個街頭貼紙的系列,這些貼紙圖像的產出累積了很多年。除了早期 2002 年開始上街頭創作的圖像,加上過去這幾年有計畫性地持續繪製,大概累積了將近一千四百多張貼紙圖像,以規劃做為這系列的未來發展使用。
最深刻的應該是這次《TANK M48A3 PEACE BEAR》雕塑的製作,過程實在太繁複了,動員了好多位工作人員協力以及不斷嘗試新方法,最終才順利得以完成。中間還經歷了疫情爆發,全工作室隔離停擺無法上工的窘境,以及海外班機停飛導致一些創作需要的原物料無法進口等等,都讓我印象深刻。」
《TANK M48A3 PEACE BEAR》,整體尺寸為高 173、寬 161、長 121 公分,採用壓克力顏料上色、樹脂及鋁金屬製成組合打造而成。正如作品命名一般,藝術家以經典的 M48A3 型號坦克為雛形等比縮放,創造出彷彿揉將坦克揉捏重塑成象徵和平的玩具熊,在當前全球發生動蕩的時空背景下,試圖瓦解戰爭意象的這件作品更顯得意義深遠。
許多作品反映出了當前社會現象,是否期待藉著作品帶來改變?
「我覺得要用自身的力量去改變這世界,難度實在太高了,我先要求自己不要被這世界改變可能還比較有機會(笑)。我喜歡藉由藝術創作提出一些全球的社會問題,但老實說我給不出對應的答案,因為我不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專家。可是,如果可以讓大眾觀看完作品後,觸發他們願意與開始瞭解和重視這些問題,甚或思考出解決方式的可能性,那就已經達到了藝術家為社會略盡棉薄之力的目的。」
除了社會議題,還從哪些地方汲取創作靈感?
「我可能有點資訊恐慌症,除了習慣性每日會想暸解全球的時事新聞,平時也喜歡大量上網瀏覽設計資訊的網站,從視覺設計、工業設計到空間設計…等,甚或是建築設計,我都非常有興趣。然後時尚與潮流品牌同是我喜愛觀察的事物,他們的創意總是能讓我在裡面找到一些魔鬼的設計細節,進而啟發我產生新的想法。而電音則是帶給我創作時心情的平靜,以及悄悄影響了我在作品畫面結構佈局的節奏與平衡感。
我認為創作的每個細節都有它意義和原因,所以比起靈光乍現的來源,其實我更在乎我的創作能表達或傳達什麼東西。所以我的個性很少談及靈感這件事,因為自身大部分的創作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結果。它們是經由理性的辯證與分析某些關心的事物,而後得到的產物,因此也貼近我所處的時代和生活;我一直認為藝術家的其中一項使命就是反映當代以及紀錄社會。」
知名賣場 Costco 會員卡上的字樣被改為「COCAINE」,並覆蓋著手槍、子彈,諷刺著全球槍枝、毒品藥物氾濫的現象,彷彿在大賣場中都能輕易購得;熟悉的 Supreme Box Logo 被撕除半毀後,底部則是隱約浮現出了耶穌與十字架,暗喻了時代信仰的悄然改變,也表達他對近年全球的信徒狂粉們為了追逐爭奪潮流限量品,而發生搶劫甚至遇害死亡案件的震撼;知名洗衣粉品牌 Tide 的 Logo 被改為 Tier,覆蓋著 Chanel 最熱銷的 N°5 系列香水,而瓶身的標籤字樣則道出了:「洗去你貧窮的氣味象」之強烈標語,除了呈現當下諸多行銷廣告誇大的情境,也象徵出現代人追求精品的盲目心態。
希望如何推廣街頭貼紙這項藝術?
「我覺得街頭貼紙是很有趣的一種創作形式,當第一張街頭上某處的貼紙產生破窗效應之後,它們就會很快速地蔓延開來,不斷不斷的延展擴散,就像是某種病毒或是植物一般,最後形成一整片像聚落的街頭貼紙群。其實推廣街頭貼紙最好的方式可能是『感染』,我二十多年前也是因為有一次在海外旅遊時,看到大量群聚的街頭貼紙而受到視覺衝擊,於是我就受到感染一樣,回來後也開始積極創作圖像貼紙並上街張貼。
我認為每張貼紙在被撕掉背後離形紙之前,它們都不算真正的活著,直到它們被張貼於街頭後,才開始了其生命的旅程。隨著時間風化、褪色、斑駁與脫落,亦或是被覆蓋與撕除,甚至被移動去下一個地方張貼,這些現象紀錄著時空環境與文化變遷的個體/小眾意識軌跡,新與舊的交替如同彼此觀念的交換與流轉,同時也不著痕跡地體現出受制於消費主義和社會化的大眾集體行為模式。
在小小的方寸之間,這些載體便捷快速地訴說了很多來自各地人們想傳達的理念或想法。所以你如果喜歡這個街頭貼紙的運動,就也試著開始創作自己的貼紙,上街把你的想法去『感染』別人吧!」
如何看待藝術與商業的關係,兩者間最好的平衡為何?
「藝術其實與商業是無法切割的,只要有交易就會有市場的存在。一般的情況下,倘若沒有市場,藝術家的創作就會流通性不足,也無法產生真正影響力。所以當藝術透過與商業結合,將有機會運用商業的力量產生更佳的擴散與推廣性;但是藝術家要清楚自己的原則,在與商業合作的過程中不要被完全收編了,那會導致創作的軌道可能偏離。而在自身創作尚未成熟之前,不建議急就章的過度投入商業合作。」
KEA 坦承自己是樂於和資本主義共處的藝術家,包括本次個展現場戲仿以形似 IKEA 賣場的形式呈現,展覽入口能看到宛如商品介紹的視覺圖、結帳收據明細到如同賣場 DIY 使用說明書內的貼紙群眾參與計畫;每件藝術品下方介紹的說明牌都刻意惡搞了 IKEA 商品的標示,自我嘲弄著藝術作品如同商業賣場產品的微妙對應關係。此舉其實就是反映當代藝術與商業的高度連結,每件藝術品似乎都被明碼標價來定義其價值,這個現象是好是壞?無人能夠定義,但在這樣的過程中能讓更多人見到好作品,或許就是雙贏的局面。
能透露未來還有什麼企劃嗎?
「除了一個與全球藝術家合作街頭貼紙的企劃進行中,接下來將會到新加坡和日本展覽,香港與其他城市的行程也陸續在規劃中,希望很快的可以和各地的人們見面與透過藝術交流,並一起把我更多的貼紙帶去各個城市停留在街頭。」
有什麼話想對 HYPEBEAST 的讀者說嗎?
「藝術創作就是選擇一種屬於自己的態度,試著有別於過往的潮流,並以此塑造自己。當有一天你感覺到你的生活面臨被文化霸權與壟斷機制等等所界限時,你也可以如同創作者一樣,以藝術或其他的形式,試著去溶解體制的規範,拿出勇氣跳出框架。希望大家都可以為自己熱愛的事情去努力,並且樂在其中,然後相信自己!隨後,來臨的就是一種新的可能。」
最後值得關注的是,展內三大雕塑的最後一件《REBEL MONSTER》,穿著 KEA 喜愛的 Air Jordan 1 經典配色「Chicago」球鞋,最初展示時是以全白樣貌亮相,但 KEA 特地開放到訪者能夠隨意貼上或者撕去貼紙,屆時展覽巡迴到香港、新加坡等世界各地時,他也將帶著它到下一個城市繼續增添貼紙的痕跡。
《STICKER UP!》
地址:白石畫廊 Whitestone Gallery(台北市內湖區基湖路 1 號)
日期:2022 年 6 月 11 日至 7 月 3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