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年資深錶店經營之道|獨家專訪台灣金光鐘錶總經理 Ken
旗下經銷十多家瑞士錶廠,Ken 如何因應當代購錶風氣改變經營策略?

在台灣地區的資深錶迷,想來都對成立於 1976 年的金光鐘錶不陌生,起初只是銷售包括筆、打火機和手錶等進口商品的小型委託行,然而經過近半世紀的發展,已是擁有兩間門市的老字號錶店,旗下經銷品牌包括 Breguet、Breitling、BVLGARI、Baume & Mercier、BOMBERG、Cartier、Chopard、Corum、De Bethune、IWC、Speake-Marin、SevenFriday、TAG Heuer 等瑞士品牌,是許多錶迷、消費者購錶的首要選擇之一。
而傳承至二代的金光鐘錶,近年在經營策略上其實已有些許的改變,這一點從新的分店「金光 Mix & Match」開設就能窺見,有別於傳統錶店精緻華麗卻又距離感強烈的氛圍,該店結合了鐘錶、甜點、美食、咖啡、展覽等不同領域,整合成截然不同的複合式型態空間。而乘著近日 TAG Heuer 專賣店進駐金光 Mix & Match,今回金光總經理 Ken 就特別與我們進行一場簡單的對談,分享對於年輕世代與腕錶的連結、經營之道等理念與經歷,不妨一同往下查看。
金光鐘錶歷史悠久,作為二代經營,一路走來最大的困難有哪些?
「鐘錶是一個很特殊的產業,相較其他奢侈產業來說是比較保守的,尤其在華人社會裡面更明顯。比如說哪些品牌會在哪些店賣或者購買方式可能都有既定模式,所以其實我剛加入公司的時候,最大的挑戰在於說,有些品牌我明明覺得不錯,可是傳統行銷的方式導致品牌的優秀之處未能得到正確的推廣。
且很有趣的是在台灣這麼多年以來,錶似乎一直跟保值這件事情劃上等號,可是實際上很多客人我們接觸下來,這不是他們的首要考量,而是更在乎買得開心和得到別人的欣賞,這些事情對他們來說比保值更重要,而我們怎麼把這些特點告訴客人並說服他們,就是我很有興趣的地方,當然這需要一些時間來去跟品牌、產業同行,甚至我的父母去產生一些衝撞。」
從什麼時候開始企劃複合式錶店?
「2000 年前後是我第一次到訪瑞士,能夠看到店家通常什麼樣的錶好賣就照那個方向訂,今天流行圓的、玫瑰金、計時碼錶,你就會看到所有品牌的錶,好像只是換了一個 Logo,全部都在做一樣的東西,那我就會想是否嘗試不同的方向,或許這些款式就是比較非主流,但我反而就想去抓住這些小眾客人,去培養他們,久了之後,買主流錶款的客人也會因此受到吸引回來找我。
也因為有去歐洲的機會,我後來到法國看到了很多複合式店舖的時候,我就覺得它會是一個未來的趨勢,其實有點像 HYPEBEAST,你們不會在講述時尚潮流文化時只介紹球鞋,包括襪子、褲子、腰帶、T-Shirt,全身都很重要,換成手錶的話,你有沒有提供搭配的飾品、收藏盒,甚至教客人怎麼搭配,這對我來說就很重要,所以讓我想開這樣的複合式店舖,把所有東西融入在一起。」
「真正讓我確定開這間店的契機,是幾年前去日本旅遊的時候逛了一間店,他整間店主要是賣丹寧服裝,但也販售一些球鞋、配件,很有趣的是,店中間有一個吧台專門賣飲料,我一開始很疑惑誰會進來買飲料,但當我逛一逛結帳時,店員給了我一張飲料兌換券,說可以換一杯飲料,飲料包裝的設計很吸引人之外,味道也著實不錯。這件事讓我突然意識到,他並沒有要靠賣飲料賺錢,吃跟喝是最容易跟客人的情感有所連結的方式,所以我那時就想說我的店裡面是不是也能透過咖啡、下午茶、點心來跟手錶有一些連結。」
如何選擇開設專賣店的合作品牌?
「我個人大概在 5、6 年前就開始注意 TAG Heuer,當時品牌做了許多不同的嘗試,那個時候我就覺得差不多是時候了,我希望與這個品牌合作。確實合作後在銷售上成績相當不錯,我們就想可以再嘗試更進一步。其實這個專賣店的 Idea 從最初至今也將近快 2 年,中間磨合了很多,有時候因為總廠人事異動,所有東西就是打掉重來,好在現在 TAG Heuer 總裁是一位相當有新的想法的年輕人,願意讓我們這個計畫實踐下去。」
在磨合的這段期間遇到哪些挫折?
「疫情是一個,當初 SARS 的時候其實對全球產業的影響都蠻大的,所以在這波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大家其實都蠻悲觀的。可是沒想到因為防疫政策,某種程度上反而刺激了當地的經濟,連帶著奢侈品產業也有所受益,這件事情為什麼會有影響,是因為品牌會開始思考究竟要投資自己或者投資經銷商,畢竟一間店一開就是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所以我們在溝通上就花了非常多的時間。
加上這兩年其實全世界的數位技術進展的相對快速,那合作實體專賣店所要考量的因素,對品牌來說就有更多的要求,因此如果經銷商有不同的想法,在與品牌充分溝通後就會有執行的機會,比如說 Café 跟手錶結合,或者帶有一些潮流的擺設,那就讓經銷商合作試試看,對彼此都有加分的效果,有可能就有客人因為被擺設或者咖啡吸引而走進來,進而買了手錶。」
店內收藏與錶之間對你來說有什麼樣的連結嗎?
「一開始 3 年前在這邊陳列出來的收藏,我想跟現在比起來大概有增加 10 倍吧(笑),有趣的是在這三年間,原來有很多的設計師,甚至收藏家或喜愛玩具的大老闆因為來這裡而開啟了更多的話題可以聊。
這其實就是這間店我希望能夠創造出的聲量,不同的年齡層,或是不同產業的客人願意走進來,不是每個人都只單純聊手錶,可能聊的是咖啡,可能是甜點,可能是球鞋、收藏品,也可能單純是喜歡這間店的氛圍或是服務等因素。」
無論這間店的經營成功與否,未來還會想繼續推廣這樣的複合式錶店嗎?
「會,我們不排斥任何的可能性,甚至最初找店面時,我心中甚至有個想法是如果找不到合適坪數的空間,那我們乾脆開在 2 樓就好了,這件事以鐘錶產業來說是一個離奇的想法,但過去幾年因為金光很早就開始接觸網路,慢慢培養下來,我發現我們已經有超過 6 成的客人都是用預約的,預約的客人需要什麼、吃什麼、喝什麼,我都能夠提前幫你準備好,讓你到的時候能夠體會到更專屬的個人服務。」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專門接待預約客的想法是你因應網路發展而想到的嗎?
「是,而且其實這件事已經有一些品牌在做了。舉例來說,其實很早以前品牌官網是看不到錶的價格,因為每個地區的定價不一樣,但是現在已經全部透明了,在當前地球村的時代是隱藏不了的。因此同理可證,實體店面不再只以銷售為唯一考量,還有整體消費體驗的感受,我們很有可能在網路上與客人討論錶款,下訂後客人直接來店裡取貨,省去其他談價、來回考慮、往返的過程,這樣的形式未來或許會越來越常見。」
最後有什麼想對 HYPEBEAST 的讀者說嗎?
「我覺得手錶是一項投資,可是呢,不要把它當作單純金錢的投資,而是對你自己的投資,依你的需求、穿著打扮、個性,去找到最適合你的手錶,可以為你整體再更加分。金光 Mix&Match 的環境就是希望創造出,讓年輕的消費者可以不要害怕到錶店去走走看看,所以我覺得對手錶有興趣的朋友,多去看、多去摸、多去試,你會找到真正你喜歡的錶,這比從其他人口中聽到還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