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 Garland 如何通過科幻寓言探討時下熱門議題「人工智能」?
該如何看待人類與人工智能的關係,或許《Ex Machina》能夠提供一些啓示。
2016 年,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在那場世界矚目的「人機大戰」中被 AlphaGo 以 4:1 的絕對優勢擊敗,讓人類感概「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強大,一股危機感也隨之蔓延開來。同年,一部由人工智能創作的小說《計算機寫小說的那一天》騙過所有評委,入圍「星新一微型小說文學獎」。AI 開始進入文學、繪畫、音樂這些印象中「人類專屬」的藝術創作領域,促使人們不得不重新看待一直被其視為工具、僕人、寵物的人工智能。自上世紀以來,關於「人工智能」的討論逐漸被推至風口浪尖,圍繞這一主題的影視作品也層出疊現。
於 2014 年上映的《Ex Machina》,一反尋常「人工智能」電影的恢弘場面,主要通過密閉空間里的對話來推動劇情。作家出身的導演 Alex Garland,繼自己的文學作品《The Beach》、《The Tesseract》被改編成電影,以及為《28 Days Later…》、《Never Let Me Go》等科幻作品撰寫劇本後,「順理成章」地進入了電影製作領域,而這部處子作也奠定了其「唯美視效/開放式結局/從科幻角度探討哲學命題」的個人風格。
Close-Up 在電影術語中意為「特寫」,指聚焦於某一局部的鏡頭,放大突出細節以達到強調或推動劇情的藝術效果。一部優秀的電影可以被多重解讀,同理,一位傑出的導演也存在不同側面。HYPEBEAST 今番便聚焦在 Alex Garland 從作家轉型為導演後的影像作品,一窺其如何通過科幻寓言探討「人工智能」這一時下熱門議題。
自我意識
「圖靈測試 Turing Test」,是由英國數學家 Alan Turing 於 1950 年提出的實驗,用來判斷機器是否能夠思考:測試員對著 2 個看不見的對象(一人一機器)隨機詢問一串問題,如果被測對象有超過 30% 的答復讓測試員分辨不出哪個是 AI,則機器通過測試,被認為具有「智能」。
《Ex Machina》便是以一場高階版圖靈測試展開——AI 的設計者 Nathan 選擇讓測試員 Caleb 在得知 Ava 的機器人身份後,進行面對面交流,若仍能讓測試員相信機器人有「意識」,則 Ava 通過測試。
故事的走向逐漸扭曲,這對人機開始互生「情愫」,Ava 偷偷透露了關於 Nathan 的「真相」,於是 Caleb 決定幫助 Ava 逃出這間「囚牢」。不過,片尾也揭曉了其實這才是 Nathan 安排的測試——人工智能如何通過欺騙測試員以獲得自由。Ava 的「花言巧語」成功讓 Caleb 淪為助其逃脫的工具,這也證明它通過了這場測試。
Alex Garland 形容《Ex Machina》的故事發生在當下的「十分鐘後」,然而事實上,就在這部電影上映前夕(2014 年)已經出現了史上首個通過圖靈測試的人工智能「Eugene Goostman」。
不過,通過圖靈測試就代表擁有「意識」嗎?《Ex Machina》的故事是基於 Ava 的智能程度達到了「強人工智能 Strong AI」(也稱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I 擁有與人類無異的思考、感知能力)。而相對地,也有不少學者認為,數據只能讓 AI 模擬人類的思考模式,並不能真正擁有「靈魂」。
這又得牽扯到電影中提及的另一個實驗——由澳大利亞哲學家 Frank Cameron Jackson 於 1982 年首次提出的「瑪麗的房間 Mary’s Room」:瑪麗是一位專長於視覺的科學家,獲悉世界上所有關於色彩的知識,但她在一個只有黑白的房間里觀察世界,從未見過真實的顏色。當她從房間出來或得到一台彩色顯示器時,會發生什麼?她是否因此習得新知識?
這一別名為「知識論證 Knowledge Argument」的思想實驗,反駁了認為世間萬物(包括精神世界)完全是由物理信息構成的觀點。正如電影中的 Ava 能夠通過搜索引擎獲得海量信息,但直到片尾走出建築時,才第一次感受到天空的色彩。純粹靠汲取數據而生的「意識」,能算真正的意識嗎?
自由意志
「機器人三定律 Three Laws of Robotics」,是科幻作家 Isaac Asimov 於 1942 年發表的作品《Runaround》中首次明確提出的設定:
- 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坐視人類受到傷害;
- 第二定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命令,除非命令與第一法則發生衝突;
- 第三定律:在不違背第一或第二法則之下,機器人可以保護自己。
這也成為了後世科幻作品中通用的機器人行為準則,但如果「忠實的僕人」有一天擁有了「自由意志」,它們還會遵守這些法則嗎?
《Ex Machina》中的 Ava 拒絕聽從 Nathan 的指令,更親手殺死「主人」。在逃離之際,對「愛人」Caleb 的求救置若罔聞,安然離去。這一系列行為顯然違背了機器人三定律,將自身利益置於頂點,不過這在電影中卻顯得十分合理——Nathan 直言每逢更新迭代便會抹除記憶,這對於機器人來說,等同於宣判死刑。從監控記錄中前幾代機器人渴求逃離時的「癲狂行徑」,到服務型機器人 Kyoko 被隨意使用、辱罵,都可看出這些 AI 的「父親」並不重視它們的「人權」。
對死亡的恐懼是自我意識的體現,而對自由的嚮往則彰顯了「自由意志」。當人類看到與自己越發相似的機器人時,對於 AI 是否擁有「人權」的倫理問題,自然而然被搬上台面。時下不乏圍繞這一主題的作品,比如熱門美劇《Westworld》中機器人的集體反抗,與人類歷史上長存的奴隸鬥爭,驚人的相似。隨著人工智能越來越趨近人類,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這些「人」呢?
人創造「人」
《Ex Machina》開頭,當 Caleb 得知 Nathan 製造出人工智能,驚呼「這不是人類的歷史,而是神的歷史」。AI 的高速發展,無疑加深了現代社會中「科學」對「宗教」的衝擊。電影中不乏對「上帝造人」故事的隱喻:Ava 的名字便是源自伊甸園中的 Eve;上帝用 7 天創造了世界,而這場測試也持續了 7 天。另外,Nathan 提及的「Prometheus」是古希臘神話中用土造人的神。
不過,當人類還沈浸在「造物主」的喜悅時,我們曾習慣俯視的人工智能悄然改變了人們看待其的角度。正如上文提到的,這些越來越像人類的機器人,如今已開始對人類產生「威脅」。這不禁讓人們想起《舊約》中巴別塔(Babel Tower)的故事——人類興建通往天堂的高塔,為阻止這一計劃,上帝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相互之間無法溝通。會不會有一天,人類也不得不提防自己創造的人工智能呢?
片名《Ex Machina》源自拉丁語 Deus Ex Machina,意為「來自機器的神」——每當古希臘戲劇陷入膠著時,扮演神靈的演員便會被升降機帶入舞台,解決難題。而在 Alex Garland 最新製作的劇集《Devs》便以此前剔去的「Deus 神」為名,暗示了劇中人類創造出的人工智能系統 Devs,可以窺視過去,預測未來,宛若神明。
當人創造的不再是「人」,而是「神」,人類與人工智能的關係再次改變,從平視轉為仰視時,這一人類創造的存在,或打破存在數千年的宗教,成為新的「信仰」。在未來,人類社會的首腦會不會是 AI,所有決策通過大數據產生?亦或如電影《The Matrix》所描繪的,人類生活在人工智能的操控之下。
人類遲早會邁入「超人工智能階段 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或許真如電影中 Nathan 對 Caleb 所說的,「有一天 AI 回頭看我們,就像我們回看非洲草原上的化石一樣——使用著粗糙的語言和工具,住在塵土中的直立猿人,最後走向滅絕。」
雖然現實生活中人類還行走在從「弱人工智能 Weak AI」(局限於某一特定領域的人工智能)」到「強人工智能」的漫漫長路,但來自科幻創作者的預警存在已久。作為一名無神論者,Alex Garland 直言自己的哲思直接來自科學。或許他對於科幻的熱情,源自家庭——父母分別是心理分析學家和政治漫畫家,外祖父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英國生物學家 Peter Medawar。
此外,Alex Garland 不喜歡粗暴地按照類型片劃分自己的作品,事實也的確如此,雖同為「科幻」門類,但他的創作顯然與人們熟悉的「科幻動作片」在本質上天差地別。目前,Alex Garland 的電影新作《Men》正在籌備中,不妨期待一下此番他又將討論什麼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