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業前專訪-潮流書店「智源」傳播日本文化 74 年
好的內容,何去何從?
網媒興盛前,若想在香港接觸日本潮流文化,不少人都必然會到智源書局取經。潮流媒體工作者當然是常客,而從老闆 Winnie 口中得知,也有很多熟客來自電影、廣告等其他創作行業,店內形形色色的書籍方便了百貨應百客。
H:HYPEBEAST
W:Winnie
H:聽說智源最早是在上海成立,那麼你們其實不止 74 年歷史了?
W:是的,當時由我爺爺創辦,他移居香港後於 1947 年在中環威靈頓街將書店重開,再因拆遷而在 70 年代搬至尖沙咀金巴利道,一直到現在。
H:你們在上海時已有賣日文書籍和雜誌?
W:其實最初是賣中文書的,到了我爸爸在香港接手經營後,因為他本身喜歡而又懂日文,甚至曾獨自到日本工作,所以才開始引入日文書。加上當時香港人非常熱愛山口百惠、中森明菜、近藤真彥等日本歌手,日本雜誌自然大受歡迎。
H:從那時香港歌手翻唱日本流行曲的數量之多,可以感受到這一點,哈哈!
W:對呀,日本偶像在香港形成的潮流到 90 年代有增無減,而且歌手、演員與時裝潮流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眾所周知的例子當然是木村拓哉,所以我們當時也開始賣時裝潮流雜誌。
H:最早期引入的潮流雜誌有哪些?
W:《POPEYE》、《Boon》、《Free & Easy》等等我們在 90 年代已有賣,那時《Boon》比《POPEYE》更突出,《Free & Easy》也有一群忠實讀者。
H:記得《Boon》在 2015 年短暫回歸時也引起了很大迴響,至於《Free & Easy》應該是因為那時冒起的古着潮流?
W:是的,如果沒有記錯,《Free & Easy》的創刊號封面是木村拓哉這位古着代言人。
H:媒體、書店、品牌、明星與受眾,這幾個群體過去合作創造出不同潮流文化,你認為如今的生態是否已完全改變?
W:過去我們會因為一個封面或專欄而愛上一本雜誌,因為一個明星或雜誌而愛上一個品牌。我覺得這種狀態仍然存在,只是發生的媒介、空間和形式改變了,變成 Digital。
H:難易度也因而變得不一樣,網上吸收資訊的渠道和參考對象太多了,如今沒那麼容易營造出影響力。
W:媒體工作者內容創作的方向也需要有所調整吧?始終受眾的需求、口味和耐性,都隨着這資訊爆炸的年代而變得不同。
H:那麼對你來說,怎樣才算是好的內容?
W:我仍然對日本人那種論文式的內容著迷,完全感受到他們對某種文化的熱愛。我常常用九龍寨城這題目作例子,日本人竟然會對香港文化研究得比我們自己還要深入和全面。
H:我也很佩服他們對各種文化的鑽研,即使到了今天也在堅持,推廣 Ametora 文化的有《2nd》、古着有《Lightning》、Outdoor 有《GO OUT》、Skateboard 有《Ollie》,每個文化、群體都有自己的空間。
W:當我從內容上清楚感受到對方對某事物的尊重和熱愛,我才會真正被感染、被吸引,日本雜誌有這種吸引力,無論是任何種類的題材。
H:同意,很多人會好奇不懂日文的人到底在看甚麼,其實單是從部分漢字、相片和排版去理解編輯的取材、角度、稿件架構,已經足以讓我們感受到內容的闊度與深度。
W:不過太專注某類題材,亦等於限制了讀者市場,結果可能會像《Ollie》和《GRIND》之前的出版社 MEDIUM 那樣…
H:嗯…他們真的有份執著和堅持,《POPEYE》算是近年較願意遷就市場的傳統雜誌,木下孝浩當年接任總編輯的位置後就重用「City Boys」這 content direction,由 fashion focus 轉變為 lifestyle,但當時他仍然堅持不走向電子化…
W:你看他去到 Uniqlo 也要弄一本免費紙本雜誌《LifeWear》出來,就知道有多堅持,哈哈!
H:還有網媒《HOUYHNHNM》取得商業成功後,也要創一本《Unplugged》出來,內容的深、闊程度同樣令人讚嘆…
W:其實從紙媒到網媒,我自己眼中「好內容」的定義沒有太大改變,變的是展示方式。而無論文字、相片還是影片,最根本性、最重要的始終是當中所帶出的資訊。有些基本原則並不會隨時代而變,仍然值得傳播者和受眾一同堅持,繼續共同創造潮流文化。
智源這本地重要的潮流文化傳播者即將引退,但這篇訪問無意藉其光榮結業而為紙媒式微傷春悲秋,地球在轉、時代在走,這是定律、是常態。更值得我們在意的是,好的內容,何去何從?而對於這問題,傳播者與受眾都無法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