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BEAST 編輯部嚴選 12 部「Sci-Fi 科幻電影」片單推介
順帶提供 Netflix、iTunes 與 Google Play 等付費觀看連結。

進入 2020 年度後,電影圈沒有因為時代的進步而有更多前衛與超現實的嘗試,此原因必須歸咎到電影娛樂市場的縮小,或是近幾年的英雄熱潮,使得大眾對於「看電影」一事開始追求視覺饗宴,而非藝術體驗,當然此話題在知名大導 Martin Scorsese 的起頭討論下,延燒了好一陣子。
而近年又隨著影音串流的崛起,電影圈陷入了重開機、拍攝舊作續集的商業安全牌中,但整體來說成效又不如期待。不過像是 A24 如此相對小眾的電影廠牌也因此走出了新的道路,而 Netflix 更是重金邀請許多新銳導演或是知名導演、演員合作拍攝自製電影,並在去年交出不少話題作品。
今番 HYPEBEAST 編輯部以「科幻電影」為主題,希望透過個人的嚴選讓讀者們重溫科幻電影的美好,腦洞大開的同時又帶有哲學、科技等面向幫助自我思考上升,而以下就為編輯部的名單推介與評語。
《Inception》(2010)
推介人:Sai
評語:
在 2010 年上映的美國科幻動作驚悚片 《Inception》,是一部至今回看都十分令人沉重的電影。所說的沉重,便是令人聚精會神地在 148 分鐘內觀看着,絕無冷場地去完結。第一次看完後,幾乎是坐在戲院後待字幕完結才回過神來,然後已經在想剛才有沒有錯過甚麼橋段,最後主角到底是在夢境還是現實。
雖說結局真相在相隔八年後才由導演公開,但無可否認 Christopher Nolan 的發想促成這個不錯的劇本,也因此而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原著劇本獎,亦令大家在日常生活睡夢中的夢境更加科幻,更異想天空。(Netflix)
《西遊記第壹佰零壹回之月光寶盒》(1995)
推介人:Sai
評語:
要說科幻題材電影,很多人都會認為外國的比較多,Marvel Studios 的一系列 Marvel 電影,DC Comics 的英雄電影,又或者是連續式多部的電影系列,但是作為一位以粵語/華語為母語生活的人,大家看得最多的應該便是亞洲電影。而由周星馳所參導或是執導的電影當中,其實很多都有着科幻題材,1995 年時,周星馳便主演一部改編自中國明代作家吳承恩所撰寫的神怪小說《西遊記》的香港電影,令大家在小說上看到的事物在電影當中重現,而當中月光寶盒便是加插在電影中來成就出穿越的科幻劇情。當然電影劇情幾近是背離原著,但是在多年口耳相傳下,周星馳的電影已經是一種次文化,試問有誰沒有看過他的作品呢?往後他的不少作品都是有着科幻的題材,若然是要推薦片單的話,非「星爺」的莫屬。(Netflix)
《War Of The Worlds》(2005)
推介人:Jer
評語:
這是一齣根據小說家 H.G. Wells 於 1898 年發表的同名小說所改編的電影,故事表面上就是外星人侵略地球的老掉牙劇情,殊不知整齣戲只是以外星人為背景的劇情片,其實重心是講述人性、父子、父女情等,甚少看到外星人出現。不過當年電影公司製作的預告卻充滿破越場面,影迷一心想看到如《Independence Day》的人類大戰外星人情節,最終當然失望而回,當年影評因而各走極端不難理解。雖然劇情反駁位非常多(尤其結局),但絕對是同類反傳統科幻片的先河,未看過的朋友值得一看。(iTunes、Google Play)
《AKIRA》4K 重製版
推介人:Jer
評語:
毫無疑問,《AKIRA》絕對是科幻動畫入面的經典,極細緻的畫風、Cyberpunk 味道的背景、嶄新的題材(當時)與及前瞻性,在 1988 年上映之後更令西方國家掀起一陣日本動畫熱潮,其影響力仍然伸延至今。《AKIRA》已經有 30 年以上的歷史,當日多細緻的畫風在今日追求超高畫質的基準來說自然比較「難入口」,或者對新一代年輕人來說就只局限於 2017 年與 Supreme 的聯名系列,適逢《AKIRA》即將推出了 4K 重製版,修復並大大加強了畫面上的表現,相信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讓新一代欣賞這部動畫神作,4 月 24 日正式上架,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到相關官方網站查詢,真的等不及就看回舊版本吧!
《The Martian》(2015)
推介人:Michael
評語:
由知名導演 Ridley Scott 攜手金獎影星 Matt Damon 打造的科幻鉅作《The Martian》絕對是科幻迷錦囊中必備的一部電影。榮獲 Oscars 七項大獎提名並勇奪兩項金球獎的《The Martian》有別於其他科幻史詩以龐大的宇宙觀或是艱澀難懂的科學理論呈現與觀眾遙不可及的未來世界,反倒以近未來(2035 年)的地球為故事背景,述說由 Matt Damon 出演的主角太空人 Mark Watney 火星任務所遭遇的困難。
整部電影詼諧幽默,以輕快緊湊的節奏敘事,搭配上許多現實生活真實存在的科學知識為輔,不過雖然看似輕鬆,但在其中令人緊張或是感動的橋段,依舊透過 Ridley Scott 獨特的敘事手法扣人心弦。在看膩了那些沈重的科幻大片後,相信《The Martian》絕對可以帶來對科幻片的全新印象,也是新手科幻迷的入門首選。(Netflix)
《Arrival》(2016)
推介人:Michael
評語:
《Arrival》改編自 1998 年知名作家姜峯楠 Ted Chiang 的科幻小說《Story of Your Life》,由曾拍攝《Sicario》以及後來拍攝《Blade Runner 2049》的加拿大導演 Denis Villeneuve 所執導,主演影星包括 Amy Adams、Jeremy Renner 和 Forest Whitaker 等人。榮獲八項 Oscars 提名的《Arrival》以其少在科幻片出現的劇情設定以及神秘的外星科技令人津津樂道。相較於其他的科幻史詩充斥著太空船、雷射槍、高科技裝備,《Arrival》更像是部包裹著科幻外皮的純文藝作品,透過看似遙遠外星科技述說人類本心以及現今國際社會所面對的問題⋯⋯(iTunes、Google Play)
《Bicentennial Man》(1999)
推介人:Perry
評語:
《Bicentennial Man》(變人 / 鐵甲再生人)由已故演員 Robin Williams 主演,電影主要講述一個機器人管家追尋成為人類的故事。此電影雖然背景算是未來世界,但時間點其實是設定在 2005 年,從電影中亦可大致看見當時的科技其實還不算進步飛速,而是正在進步的發展階段。除此之外,電影本身是科幻片,但傳遞更多的反而不是炫目科技與聲光效果,更接近的是心靈層面成長的過程。
Andrew 原本是大企業打造的一個普通機器人管家,直到進入了 Martin 一家工作後,與家人的相處過程中,漸漸的展現了自己獨一無二的思考與學習能力,最後也開始尋求人類自身同樣在尋求的「自由」一事。Andrew「活」在世上共 200 年,在這一段漫長的歲月中,他最終更成為了 99% 的人類,也終於得到政府的認可成為真正的人類。
《Bicentennial Man》不僅會賺人熱淚,大家亦可從中思考,其實電影中 Andrew 的狀況,在可預見的未來也或許真的會發生。究竟機器人是否可以成為人類?而若是有感情的機器人,是否就是人類呢?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議題。雖然 Andrew 有無限的生命可追求自己的信仰,但他最後選擇了用有限的生命之方式將自己的「人生」劃下句點。《Bicentennial Man》的緩慢節奏與細膩刻劃,各位不妨找時間再加以咀嚼一番。(iTunes、Goole Play)
《Love, Death & Robots 愛x死x機器人》(2019)
推介人:Perry
評語:
與一般印象中劇集不同的是,於去年造成轟動的《Love, Death & Robots》,它每一集都是獨立的故事,因此在觀看時,都會滿心期待又會有什麼樣的故事出現。再者,每集僅有 5 至 15 分鐘,可以短時間內看完,滿符合現代人的口味。在共 18 集的故事中,觀眾可以體驗懸疑、科幻、黑色幽默、性、暴力、血腥、驚悚等多種題材,並可看見眾多不同風格的精緻畫風與細節,喜歡視覺張力的朋友想必會非常喜愛。
不過其實《Love, Death & Robots》亦傳達了許多令人深省的背後寓意。例如第二集的《三個機器人 Three Robots》,便以三個機器人為主角,在疑似是已經毀滅的人類文明世界中,探索人類的歷史,探討究竟人類為何滅絕?整體充滿黑色幽默,不過故事最後並未說明為何人類已滅絕,此處也給觀影者帶來了更多的想像空間,同時隱約帶來了警世意味。
另外備受喜愛的一集《目擊者 The Witness》,則是先描述了一位角色目睹了一場凶殺案,開始在以香港為背景的超現實城市中逃難,以避免被凶殺案兇手逮到。然而故事運用了一個時空輪徊的概念呈現,當劇情來到尾聲後,觀者會發現其實劇情又到了起點。
在觀看《Love, Death & Robots》的過程中,想必各位會感到相當過癮,對於喜愛科幻題材的朋友來說,若你還未看過本片,那麼它可以帶給你非常新鮮且視野大開的想法;若你已經看過,也不妨再次回味此部動畫神劇。(Netlfix)
《Altered Carbon 碳變》(2018)
推介人:Leo
評語:
睽違兩年時間,Netflix 原創科幻影集《Altered Carbon》第二季總算正式到來,今次主角 Takeshi Kovacs 由飾演「獵鷹 Falcon」的 Anthony Mackie 取代 Joel Kinnaman 出演,全劇時空設定在首季結束後 30 年,導演指出這時的主角已擁有截然不同的心境,並且來到全新星球 Harlan’s World(故鄉),加上外貌的變換,因此對未能完整了解首季劇情的影迷來說亦不會有過多影響,同時最新季還有一大亮點便是人氣極高的人工智慧 Poe 的回歸,對科幻題材感興趣的讀者務必抓緊時間前往觀賞。(Netflix)
《Better than Us 殺手管家》(2018)
推介人:Leo
評語:
由俄羅斯出品的科幻家庭劇集《Better than Us》描述未來社會機器人科技已發展成熟並應用於各項日常生活,由人氣女演員 Paulina Andreeva 飾演的主角機器人因自衛錯手殺死行兇者而遭到追緝,接著融入一家庭中隨著際遇越發展現人性化的一面。儘管題材大綱聽來略有些無新意,但整體節奏順暢且細節交代清楚,幾乎是能夠無壓力觀賞的一部輕鬆作品,同時亦有強烈帶入感令影迷反思,在 Rotten Tomatoes 上擁有 82% 新鮮度,唯獨俄文發音在觀看時需要更加專注,但調整為英文發音後同樣無違和感。(Netflix)
《The Matrix》(1999)
推介人:Noel
評語:
經典科幻電影《The Matrix》在去年迎接上映 20 週年,台灣地區進行限定的 4K 修復版本播映,使得無數的影迷們能再擁有一次難得的機會觀看那些慢動作與閃避子彈等前衛功夫畫面。而令人訝異的是,苦等已久的《The Matrix》第四部續集電影已在今年正式開拍,過去也已為大家報導 Keanu Reeves 及 Carrie-Anne Moss 回歸的拍攝現場畫面。
《The Matrix》背後藏著大量的哲學議題,例如人類的物理世界是虛幻的,所謂的意識才是真實的,而何謂真實,又是一大難解的謎題,而這道謎題,人類們到了某一階段都有著必須思考的瞬間。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紅藥丸與藍藥丸的選擇橋段更成為了日後的一大 Meme,而 The Wachowskis 獨樹一格的動作場面安排也成了日後不少導演的致敬對象。
如你出生至今尚未觀看《The Matrix》,筆者強烈建議觀賞該片三部曲與期待未來的第四集。(iTunes、Google Play)
《WESTWORL D》(2016)
推介人:Noel
評語:
HBO 知名科幻影集《WESTWORL
《WESTWORL
有興趣的讀者不妨訂閱 HYPEBEAST 電子報,亦可關注以下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