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香鯨鍾愛的人-專訪傳奇 Free Diving 運動家 Guillaume Néry
像路飛一般受動物寵愛的「半魚人族」!
5 屆徒手潛水紀錄保持者的 Guillaume Néry,2015 年挑戰 128 米的世界紀錄,卻在大會的無心之失下,下潛至 139 米,較原訂目標 129 米多 10 米。結果這位法國選手在上浮至水面幾米時昏迷,賽規下大會只能無奈取消其參賽資格,肺壓力性創傷(Lung Barotrauma)不單令他放棄同年的世界冠軍賽系列,更將處於巔峰狀態的他拖往長時間康復期,此後 3 年絕跡於競賽圈,外界一直認為他的競賽生涯已經結束……
這段經歷,的確影響了 Guillaume Néry 的「生涯規劃」,但過程絕不消極。Guillaume Néry 為水底著迷,競賽以外,他與伴侶 Julie Gautier 一直透過影像分享水底迷人之處,2010 年跳入巴拿馬著名海底洞穴迪恩藍洞(Dean’s Blue Hole)的 4 分鐘影片,在 YouTube 累計收看數字將近 3 千萬。休養期間,給予 Guillaume Néry 時間籌備大型企劃《One Breath Around The World》,一口氣潛入墨西哥大型淡水洞穴「瑪雅古井」、南沖繩與那国島 5 千年海底神祗,抹香鯨之家的毛里求斯……長達 13 分鐘的這口氣,舉重若輕,感染觀眾對水底世界的發想。這位 Panerai 精挑細選的 Modern Hero,到底下一個目標是甚麼?
由徒手潛水(Free Diving)紀錄到《One Breath Around The World》,你一直挑戰不同領域的極限,到底你賦予自己甚麼人生使命?
Guillaume Néry:無論做任何事情,我下意識都會想突破限制,追尋極限。潛水或其他運動一樣,關鍵在於最佳適應狀態(Best Adaptation)。在製作《One breath around the world》時,我一直挑戰創意極限,以嶄新的方式,與大眾分享水底世界。所以我的人生就是長期處於 Comfort Zone 外的一個微妙位置,在這個位置不斷挑戰新事物,我才真正感隨舒適。
有沒有想過移居水底?又或是同等瘋狂的挑戰?
Guillaume Néry:人類的構造,很難移居水底,我對陸上生活亦沒甚麼不滿,正因為水陸之分,我才會為海底世界著迷。不斷延長徒手潛水的時間與深度背後,我在尋找於水底世界的最佳適應狀態,從而將生活與它合而為一。這個終極目標之下,若果能再度打破任何紀錄,我會欣然接受。
世界上還有沒有未到過又很想探索的水底?
Guillaume Néry:西伯利亞中心的貝加爾湖(Baikal Lake)。它是世上最大最古老的淡水湖,最深位置達 1,600 米,很誇張呢!我很想去那裡感受一下它的氣,應該會相當特別。
到底水底有甚麼引人入勝?
Guillaume Néry:那是個魔法世界;你可以浮、可以飛翔,身在其中可以切斷所有負面想法,洗滌心靈。潛水完畢後,心境相當平靜,效果有如冥想。
曾經在水底遇過嚴重意外嗎?
Guillaume Néry:4 年前參加世界比賽,挑戰徒手潛水的世界紀錄時,大會安排的 Dive Line 比我訂下的目標多出 10 米,由 129 米變成 139 米(現在世界紀錄為 144 米),比目標多出幾乎 10%,在世界級水平比賽內不可能天才式實現。最終我回到水面左右失去知覺,亦因此被取消資格。
主辦單位怎可能犯這個錯啊!那是一個你退出競賽的原因嗎?
Guillaume Néry:那次意外後我休賽 3 年,重新思考人生,上年起我再度投入競賽,但心態有所改變,沒有以往對下潛每一米的執著。我早在 10 年前已有製作水底影片的心願,所以藉休賽期實踐。
陸上與水底的你,個性是很一致還是有相差?
Guillaume Néry:年輕時的我在陸上與水底的個性的確有很大差別,而現在我希望做到的,就是想將這兩個世界的我連結。
甚麼是成為徒手潛水好手的最重要技巧?
Guillaume Néry:放鬆與冷靜,這是減低氧氣消耗的最大關鍵,因為一口氣就只有這麼多氧氣,潛水員要夠冷靜,才能減慢身陳代謝,不會胡思亂想作出多餘動作。
怎樣能夠修習冷靜與放鬆的心態?
Guillaume Néry:在水中(笑)。真的啊,很多人說通過冥想冷靜,但陸上與水底終究不同,給空氣包圍和水包圍的觸感是不能比。一定要循序漸進,不能焦急,更要捨棄雜念,例如「這不適合我」或「我體質不適合潛水」等。的確未必人人可以徒手下潛 100 米,同樣很多人不能 10 秒跑完 100 米,但人人都可以享受潛水啊!視乎你多投入,每星期潛一次,開始掌握少少竅門;然後增加至每星期兩、三次提升技術;然後每天潛水變成好手。
時間在潛水時重要嗎?
Guillaume Néry:一般潛水時,身體感應是最直接,所以深潛時不會在乎時間。但如果是水面憋氣測試,時間是指標之一,就需要有時計作參考。
Alex Honnold 解說攀上 El Capitan 的壯舉,其難度之高,獲運動界稱為“One of the great athletic feats of any kind, ever〞,大家覺得這個挑戰每一步都隨時喪命,但 Alex Honnold 在《Free Solo》解釋道,其實他很有把握將風險壓制在 0.1% 以下。Free Diving 同樣給予公眾一種隨時喪命的可能,但在你而言,風險是否遠低於公眾想像?
Guillaume Néry:首先我要高度表揚 Alex 的壯舉,與之相比,徒手潛水的危險度真的不值一提,因為比賽時有救命索,選手與水面工作人員有連繫,就算有意外都有人救;相比之下,徒手攀岩真的沒有錯誤空間。就如上次我誤闖 139 米,我今日仍然可以跟你交談,徒手攀岩就可能…
你在水底會否感到孤獨?
Guillaume Néry:水底的孤獨感其實很美妙,但那種孤單又並非完全,因為有繩索與水面人員連繫著。視乎水域,水底大致上很暗,但總有少少光。
怎樣針對性提升肺容量?
Guillaume Néry:呼吸練習,感受負責呼吸的肌肉收縮,亦可以頻率強化那些肌肉。瑜伽與拉筋都有幫助。
你遇過最特別的水底景像是怎樣的?
Guillaume Néry:拍攝《One Breath Around The World》時,遇到一群熟睡的抹香鯨,那片景像實在難以言喻。由於 Free Diving 沒有儀器也不會產生氣泡,所以完全不打擾牠們。
水底有聲音嗎?
Guillaume Néry:有呀,我可以辨認出地中海與熱帶海的聲音,因為珊瑚或魚或沙灘海浪都有特殊聲音,鯨魚活躍的季節,還可以聽到雄鯨求愛的歌聲,很奇妙啊,《One Breath Around The World》末段有收錄這一段。可惜的是現在越來越多時候聽到人類活動聲音,包括我自己,但當中最擾人的是船的發動機聲,對透過聲音溝通的魚類構成很大影響。
大家可以到這裡欣賞 Panerai 最新推出陀飛輪 Lo Scienziato Luminor Tourbillon GMT 手錶,或到這裡收看最新推出腕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