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 Air Fear of God 1 是他兩年前的創作 | Jerry Lorenzo 作客 Business of HYPE
在成立 Fear of God 以前,你知道他曾為 Kanye West 工作嗎?

今天作客 Business of HYPE 的嘉賓,就算你不認識他的臉,也一定會對他的設計風格過目不忘。Fear of God 在時尚界自成一派,而他的創始人 Jerry Lorenzo 便是互聯網與時尚交鋒的代表人物之一,最近 Fear of God 與 Nike 聯名的鞋款震驚業界。就讓我們在這次採訪中共同領略他的設計風格,學習他職業生涯裏寶貴的經驗,以及最重要的 — 如何從失敗中吸取教訓。
先自我介紹一下吧。
Jerry:我是 Fear of God 的創始人。同時是一名父親,丈夫,設計師,CEO。我的廠牌雇用了二三十人,所以我平時的工作主要是管理公司。
2018 年對你來說是很忙碌的一年,能給我們回顧一下你這一年都做了些什麼嗎?
Jerry:沒錯,我幾乎一心在工作上,整年都沒有給自己的廠牌發佈過新品,我一直專注於和 Nike 聯名設計球鞋的事。我覺得這個合作比其他的工作重要,我不希望因為我的關係讓這個新系列蒙塵,所以我要讓這個聯名系列達到一個足夠高的水平。成為設計師以來,這可以說是我過的最艱難的一年,既要帶領我的廠牌進軍「奢侈品」領域,又要讓我們的聯名設計不負眾望,而且作為 CEO,還不能放鬆對公司的管理。
但這一切的辛勞都在最後幾個月聯名款上市後的好評中得到了回報。我絲毫沒有對這一年的辛勞感到後悔,因為這都是達成目標的必經之路。我做好了準備,我希冀著它到來,那我有什麽理由後悔呢?再沒有什麽比大眾喜愛我設計的鞋款更令我開心的事情了。儘管我知道,這只是潮流的一時風向,但我仍然非常享受當下所受的讚揚。
你在 1 月 18 號之前就知道 Nike 要找你合作了嗎?
Jerry:當然,此前的一年中,我們就對這次合作有過許多討論了,整個設計周期差不多有兩年半。
買鞋的人肯定不知道這其中發生的事。
Jerry:對,他們喜歡的新鞋實際上是建立在我兩年半前的點子上設計出來的。
你肯定都對這個點子感到厭煩了。
Jerry:有一點吧,不過我們兩年來的工作也不是僅僅把已經形成想法的產品設計出來,而是在這個想法的基礎上不斷改進。把已經繪好草圖的產品做出來很簡單,困難的是如何讓兩家公司的設計師心意相通,共同合作。我們要先互相學習彼此的設計語言,再來設計鞋款,而這需要大量的時間。
他們有沒有說過「為什麽不直接拿 Air force 1 的版型進行二次創作?」這種話?
Jerry:那肯定有。不過我知道我擅長的領域在哪。我不擅於色彩的組合或者改變原產品的材質。我善於設計新版型,尤其是那種已經在市場上失蹤多年的類型。聯名合作一般會有商業和設計目標,所以當我和對方的設計團隊溝通時,他們和我說「我喜歡你的設計,但我們要怎麽把它擴充為一個系列呢?怎麽讓這種風格滲透到更多的產品之中呢?要效仿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設計嗎?」。我設計的球鞋一般要比現在流行的款式更強調性能,的確比較像 8、90 年代的款式。其中區別就好比 Lebron 和 Air Jordan 1。我關注的就是這種版型方面的設計。雖然說是復古,但老舊的設計已經不符合現代的需求,所以我們要把老設計現代化,做一個「2018 版」。現在想來,如果讓我從零開始設計一個鞋款,我可能會關注性能與日常穿著的結合。

Nike Air Fear Of God 1
在這次合作裏你和 Nike Basketball、Nike Sportswear 都有合作對吧?
Jerry:對,我們和 Nike Basketball 一同發佈了兩款鞋型,其他都是和 Nike Sportswear 合作的。
那在設計中你們是如何讓性能和時尚交融的?
Jerry:Nike 很擅於做這種事。大公司裏不同團隊的共同合作已經是他們的日常,而我的工作就是把多個團隊叫到一起開會,我們合作期間的會議可能比他們正常工作需要開的會還要多。因為我需要學習他們的設計語言,並從中探求讓我們的設計融為一體的途徑。更重要的是,我得找出他們之中願意花時間和我探討的人。
這很重要,有些人只是朝九晚五地工作,認為其他一切事情都比工作重要。
Jerry:我很慶幸 Nike 的人都非常專注於工作。其實很多人會跟我說很羨慕我能跟 Nike 合作,但我並不是在跟這個 Logo 合作,也不是和 Nike 的股東合作,我是和熱愛他們工作的設計師們合作。所以當 Nike 來找我的時候,我很爽快地答應了。因為我覺得他們樂於接受新的設計創意,我也希望能從設計的角度來紀念過去的產品。
整個設計過程裏,你對新產品有過不安嗎?
Jerry:可以說我直到現在都未曾有過不安。因為我知道它一定會成功,消費者會喜歡這個的。我的一切工作都建立在我百分百的信念之上。我只有五年的設計生涯,如果沒有信念的話我是不敢做的。
所以你在鞋子還沒設計出來的時候就已經確信它會成功了?
Jerry:對,因為市場上這塊領域是空缺的。有人說現在售賣的鞋款都不是我想要的,那我們就從這個空缺出發來設計我們的產品。再說,整整一年我都在忙著籌備新鞋子的各種細節 — 版型上的細微差別、顏色、材質、設計、模特、廣告音樂、甚至鞋盒 ,我做的一切都假定它會成功,一直到現在我才有時間來思考這款鞋會不會有失敗的風險。
我們現在身處 Jerry 的設計工作室裏,這裏到處都是 Nike 的鞋盒,在這種環境中工作你會緊張嗎?
Jerry:當然會,我之前在另一間辦公室裏工作,那裏擺放著我們自己牌子的商品,因為我覺得在一間滿是 Logo 的工作室裏會讓我感到很焦慮。但我後來感受到了顧客們想要購買我們和 Nike 的聯名款商品的熱切心情,決定不辜負他們的期望,所以用這個環境來激勵自己。
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一點,他們可能會被和 Nike 這種大牌合作的機會沖昏了頭腦,把最關鍵的顧客拋諸腦後。
Jerry:所以我很感謝他們,也很珍惜他們給我們這次聯名的機會,讓我在而立之年做出了一番成就。我感到自己非常的幸運,在我做好萬全準備的情況下,上帝給了我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Nike 願意在我的設計方案上傾注如此多的資源,現在回過頭來想想 Nike 在消費者中的影響力,還是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我們現在來到了一個文化高度發展的年代,球鞋、街頭、奢侈品,這些領域都高度商品化,而你可以說在這些領域都是代表性人物,那你是怎麽給 Fear of God 定位的呢?
Jerry:我覺得 Fear of God 屬於奢侈品。因為如果你看向這個領域的其他品牌,你會發現我們的版型、設計、還有語言的闡述都對它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我們也對自己產品的品質有自信,就算是對上頂級的標桿產品也不遑多讓。我們傾注在產品的細節、生產、設計上的心血都是實打實的,可以說那些都是獨樹一幟的產品。在 Instagram 上,大家給我們的標簽也多是「American luxury」。我等這一天其實已經很久了,美國人一直都要去歐洲、日本之類的海外購買奢侈品,仿佛這能幫助他們提升自己的品味,像我們這樣的有色人種就更多了。現在終於有一個在美國設計並製造的,浸透著美式文化的品牌能夠代表美國了。
為什麽是這個領域呢?
Jerry: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基於我的背景的關係,我並沒有接受過系統式的設計培訓,以前也有想過從事賽車行業。但轉念一想,有色人種能夠揚名立萬,樹立風格的行業大都是音樂、運動和時尚界,我也希望能夠開創屬於自己的風格。很多人從開始都瞧不起我的設計,認為我這個半路出家的設計師只不過會對歐洲的設計稍加篡改,也不願意購買他的同胞所設計的產品,認為我還不如他會設計。但我們現在完全開創了自己的風格,有著專屬於我們的設計語言,即使某個人身上穿的衣服不屬於 Fear of God 的出品,他也完全可以穿出 Fear of God 的風格來。正是因為這種強烈的風格,我們才有底氣說我們屬於奢侈品領域。
你在洛杉磯從事多個行業,也有很多圈子,你也加入了奢侈品的圈子嗎?
Jerry:不,我沒有,因為我只是在做我自己想做的,而不是去遵循那些固有的行規。現在早已不是雜誌稱王的時代,不需要雜誌的推廣也能夠做好營銷,更不用說什麽時裝周,是否應季之類的。曾經就有人說我的某款產品不應季,不應該在那時發售,但事實證明這些對銷量完全沒有影響。我完全不要那些老牌平台來推銷,也完全不知道這個行業的規矩。無知一方面是缺點,但換個角度看卻是打破舊律的絕佳誘因。我是完全獨立在它們的世界之外的,我要組建的是自己的圈子。
你說你的設計師生涯只有 5 年,那在此之前你的工作是什麽?
Jerry:我當時是一個策劃人,每周的晚上要籌備 4 到 5 個聚會,然後白天我在管理一家運動員經紀公司。我當時就開始想象如果我能和 Nike 合作,脫離這種夜生活該有多好。而且我高中的時候就一直在從事零售業,正是那段經歷讓我明白市場的缺口在哪,以及人們願意為了什麽樣的商品消費。這些知識構築了我作為一名設計師的根本。
很多設計師都沒有走進過銷售的一線,他們不知道消費者在購買到自己喜歡的商品時臉上幸福的表情,也因此不知道如何去俘獲這些感情。能具體描述一下你的銷售經歷嗎?
Jerry:我當時在芝加哥 Diesel 上了大概兩年班。我當時不懂潮流,覺得 Diesel 特別酷,覺得也許在那上班能讓我也變酷。這兩年的盡心工作讓我學懂了很多銷售的知識,比如門口隨便進來一個人,我就能說出他應該穿的尺碼,他想要什麽,喜歡哪種風格。這份工作給我帶來了時尚品味和這種市場眼光,我覺得已經非常有價值了。回頭看來,最重要的事情是一定要理解並熟知你的工作,比如我現在作為 CEO,我必須對公司的各個方面瞭如指掌。金融、工廠、銷售,然後再把這些組合起來,定制發展戰略。
你有提到當派對策劃並不是一份很好的工作,能具體說說嗎?還有,許多評價說你的設計受宗教影響很重,但同時也有夜生活的影子,你怎麽看?
Jerry:我的確覺得那不是一份好工作,尤其當時我父親是一位知名的棒球選手,他不希望他的姓氏和這種事情聯繫在一起。所以我開始用我的中名「Lorenzo」。關於我作品受什麽影響,我覺得還是宗教多一點,畢竟我是在教堂長大的,我也知道那種夜夜笙歌的生活是我不能接受的,即使我的工作就是籌備它,我不希望我的孩子看著我說「爸爸,你以前的工作是籌劃派對嗎?」。但我仍然覺得那是上帝的旨意,讓人們在忙碌之餘能夠在晚上盡情享受歡愉。後來我當設計師的時候,也正視了這段經歷,並將其融入到我的設計裏。我自覺不是精於算計的人,而是一個忠於誠信的人。
那你覺得那段日子對你有什麽正面的意義嗎?
Jerry:有,我當時曾經參加過一個聚會,不是別人喊我去的,是我自己想要參與到裏面去。這思想延續到現在,我希望自己所做的產品不會通過營銷來銷售,而是它本身就已經達到某種水平,大家都想擁有。我非常討厭強迫性的行為,所以我希望消費者能出於自願進行消費。

Kanye West In Fear Of God Jeans On Met Gala, 2016
所以你將過去和現在的世界合二為一了。我非常喜歡你之前的那個廣告,看完讓我非常想知道後續,並喜歡上這款產品。
Jerry:我的目的就是這樣,如果你深挖這個廣告背後的含義,你會發現我們這支廣告的目的並不是誘導你去購買商品,而是展示商品的美,以及我們的誠意。
那你會從事商業計劃嗎,然後用 PPT 展示出來?
Jerry:不,我沒有,但對於展現自己的想法我一向都非常認真。我的創作一般都是很快就能誕生,然後我們花了六個月的時間再來將想法設計成六款產品的原型。這原型可遠不止草圖的精準度,而是像物理課上用的那種三維模型。將模型生產成樣品,再不斷地加以改進也要花費很多時間,最後還要將多個產品的設計語言統一。我們開始宣傳的時候都以為要趕不上原型鞋款生產出來,但最後還是趕上了,可以說是個幸運的意外。
年輕人有個很大的問題是他們從來不敢提問,因為他們害怕被否定,但事實上即便是你在提問的時候也不能百分百確定,對吧?
Jerry:事實上我一直以來獲得的否定遠多於肯定,比方說我剛創立 Fear of God 的時候,我的商業計劃書被很多投資者否決了,說這樣根本賺不到錢。所以基本上我都是在沒有計劃的情況下工作的。另外我花的錢也遠比我當時擁有的多,所以大家都跟我說這是沒希望的。但我只知道,作為一個設計師,我做的事情是對的。我的產品能夠填補市場的空缺,所以我不會在意他人的勸阻。

Justin Bieber In Fear Of God During The Purpose World Tour, Candid Magazine
那在你跟 Kanye West、Justin Bieber 的合作裏有得到什麽經驗嗎?
Jerry:Kanye 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製作人,我在他身上學到了很多,但他的製作風格是專屬於他的,到其他人身上就會失效。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工作的狂熱態度,以及對細節的極致癡迷。另外就是想到什麽就馬上行動,不要被原本的工作安排束縛,還有就是永遠不要想有什麽通用答案。
你為他工作了多久?
Jerry:3 年半左右。當時我剛發佈 Fear of God 的第一款產品,之前來過我辦的派對的人買了一件長袖 T-Shirt ,給他看見了,他就來聯繫我說:「能不能來亞特蘭大見一面,順便帶上幾件你的衣服?」當時他正好在那開巡演。於是我就去了,他對我生產的長袖 T-Shirt 愛不釋手,問我是否願意去他那裏工作。我當時無比震驚,一位我一直仰望的人居然跟我有著幾近相同的觀點。所以我就加入了 A.P.C.,但我完全不知道我的工作是什麽,可以說是提供創意吧,我還在 Yeezy 的組裏呆過。當時最困難的一件事就是構建和 Kanye 的關係 – 要將私人的仰慕情感拋開,構建對等的合作夥伴關係。那種感覺太奇妙了,你居然能為你的偶像帶來效益。
那麽作為兩個設計師,或者說藝術家,你們合作的時候會談費用嗎?
Jerry:我覺得我和他都不是一個合格的生意人,反之可以說成是比較感性的藝術家,任由靈魂驅使自己行動。但我們現在都有了家庭,不能像以前那樣將工作、朋友放在首位,要將家庭放在首位。我逐漸能理解 The Beatles 是怎麽解散的了。年輕時志同道合的事業夥伴最終不可避免地要分開,但我們留下的遺產卻足以緬懷一世。所以到頭來最重要的還是能夠認清自己的價值,以及你能為世界創造什麽。
那你和 Bieber 的合作呢,會很不一樣嗎?
Jerry:我當時剛離開 Kanye 那邊的團隊,雖然是我主動離開的,但心裏還是有些不好受。這時候遇見 Bieber,和他靈魂深處構建了緊密的聯繫。我能夠完全理解他想表達的理念,並相信只有通過我的設計才能幫助他展現出來。在此之前我曾有一瞬猶豫是否要跟他合作,因為當時我覺得他沒那麽酷,如果真的沒合作,那一年後的我要後悔一輩子吧。最終我的靈魂說服了我,一定要幫助他。我們合作的過程很愉快,我像幫助他做音樂一樣在做產品,他幾乎願意接納我一切的想法。而 Kanye 那邊的團隊基本上就是圍繞產品有無盡的爭吵。
你孩子多大了,他能理解你的工作嗎?
Jerry:他 8 歲了,我想他玩的那些 「2k」應該能讓他知道我平時在做什麽吧。現代人可不像我們年輕的時候,Nike 和街頭潮流這種東西他們要熟悉的多,我 8 歲的時候除了打球什麽也不知道。

Jerry Lorenzo, Teen Vogue
你覺得平衡家庭和工作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嗎?
Jerry:當然是,我經常希望自己的工作簡單一點,當一個單純的設計師,無需為公司運營煩惱。繁忙的事務讓我即使在面對家人的時候也無法放下,我希望能夠在離開公司以後就把工作完全放下。有時候我面對家人甚至會感到內疚,因為我不能完全參與到他們的活動裏去。但我想這是男人都有的苦惱,你需要為家庭提供支撐。而作為一個非裔美國人,我也希望我的多樣角色能讓我兒子看到他未來的可能性。我的爺爺也有多份工作,他當過廚師,理發師,就是為了讓我的父親能夠開心地打棒球。我希望我能像我爺爺一樣。
如果現在有人想創立一個新牌子,你覺得這是一份好工作嗎?
Jerry:這取決於他能不能填補市場的空白,如果市場正好缺乏他的產品,那就是一件好事。
你想對現在的時尚業界說點什麽嗎?
Jerry:我曾經聽過一句話,「成功的唯一道路就是用與眾不同的觀點看待事物。」我是用和業界不同的觀點來看待業界的,所以沒什麽好說。而對於想要入行的人也是一樣,如果你也能像我一樣,那這份職業對你來說會非常不錯,但如果你只是想成名,那還是趁早換一個職業吧。
這 5 年來,你有想要彌補的錯誤嗎,比如時間如果倒流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的那種?
Jerry:沒有,我認為與其想要改變過去,不如從錯誤中多汲取經驗,或者學習新的知識。饒舌歌手們的經歷大都成了他們創作的養份,而對於我們來說,這道理亦然。
想了解更多關於 Fear of God 或者 Jerry Lorenzo 的資訊,請繼續關注 HYPEBEAST 帶來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