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香港山貨店之原始理念・HYPEBEAST 專訪家品小店「黑地」始創人阿鵬
阿鵬:「我們並不是懷舊,黑地賣的是舊設計。」

世事定律往往均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時代急速轉型,「淘汰」與「保育」成為了近年間經常聽到的詞語,但「淘汰」過後,又是否真的能夠「保育」成功呢?還是「轉型」才是真正的方向。曾經香港確實存有過很多具代表性的本地特色小店,不過隨著時間流逝,慢慢而被人忘記得一乾二淨,這是店舖可能對於各位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店,但它們也是見證著香港成長的重要一員,當中「山貨店」就是其中之一,但何謂「山貨店」呢?本回 HYPEBEAST 便找來了本地碩果僅存的家品小店「黑地」始創人阿鵬進行專訪,深入理解一下店舖的誕生以及如何延續香港舊式山貨店的理念。
近年間大家對於狹小空間的品味設計也提升了,從而延伸至對於家品也有著細緻的要求,但可惜有趣味的家品店在香港「買少見少」,直至 4 年前由前設計師阿鵬創立的本地家品小店「黑地」的誕生,終於可讓一眾家品愛好者有地方可花半天時間重拾「尋寶」的樂趣。
黑地
旺角上海街 618 號地下
「黑地」・訪談
為何會創立了「黑地」這家家品店?
其實早在 4 年前「黑地」便創立了,起初選址在石峽尾,最近才搬到旺角上海街,當時自己希望開設一間傳統並具有本地特色的家品店,然後便聯想到香港家品店的原型——「山貨店」,這是在香港 50 年代很普遍的店舖,售賣一些以藤、草、竹、麻、木等天然物料所製成的家居物品,包括雞毛掃、竹掃把、葵扇、蒸籠等等。在「黑地」誕生的前一兩年,香港有幾間比較有代表性的山貨店已經結業,這是很可惜的現象,但自己卻認為這些見證著香港成長的老店是應該要得而延續,不過自己亦希望黑地應該要增添一些新的元素,例如一些鋼具與瓷器,所以對我來說,舊式山貨只是一個切入點,希望透過新元素從而令山貨能夠承傳下去。
一直也認為其實每個人心中也有一間理想的「店舖」,而「黑地」就是屬於我的店舖。
為何會稱店舖為「黑地」呢?
這個名字的由來其實相當簡單及隨意,全因店舖舊址在石峽尾,而對面的球場其實是石峽尾的地標,當時球場的地下是黑色的,很多在附近居住的街坊也會稱之為「黑地」,而店舖也選用了這個詞語作為名稱,希望呈現一種「黑地源自石峽尾」的感覺。
「黑地」所選購單品的時候,有甚麼獨特的條件?
一直以來,自己為黑地選購單品大多也是以功能性為本,但外觀同樣重要,可能正因為自己曾是設計師的關係,所以對於美感也有一份執著,另外大家可以發現店中所陳列的物件也是不以類別為本,而是以顏色或是材料元素來作為擺設前提,例如將木、鋼與玻璃結合擺放,看似雜亂無章,但卻散發著一種舊式山貨店的氣氛。而且其實當你細看每一件山貨的時候,也能發現前人的對於功能與設計的細膩思維,可說是山貨店是一本「集百家設計」的回憶錄。
為何「黑地」會搬至旺角上海街呢?
其實在舊時候,上海街是原材料店舖與山貨的集散地,而我認為如果「黑地」這類型的雜貨店能在這裏重生是一樣很有意思的事情。
我們並不是懷舊,黑地賣的是舊設計,賣一些從不過時的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