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癡道具間:三個萬聖節恐怖電影面具的故事
葉郎電影冷知識專欄:經典恐怖電影面具背後的秘辛

萬聖節源自中世紀不列顛的居爾特人慶祝豐收的傳統節日。這一天被認為是死者在人間遊蕩的日子。為了嚇走鬼魂,並且避免被鬼魂認出真實身份,居爾特人會用篝火的灰燼塗在臉上來偽裝成其他生物。這個習俗很快就發展成萬聖節的面具和服裝,並在飄洋過海來到北美之後,進一步融合了德國移民的巫術傳說、非洲黑奴的黑貓元素和墨西哥死靈節的傳統,成為今日萬聖節的樣貌。
少為人知的是如今不分大人小孩、各個都戴上恐怖面具的萬聖節扮裝傳統其實是好萊塢促成的。19 世紀的吸血鬼德古拉、科學怪人等哥德恐怖小說以及 20 世紀初的好萊塢恐怖電影風潮推波助瀾之後,萬聖節才真正成為家家戶戶妖魔盡出的歡樂節慶。
以下是三個萬聖節最受歡迎的恐怖電影面具背後的秘辛:
意外被傳送到恐怖片宇宙的星艦艦長

Compass International Pictures
1978 年原版的《Halloween 月光光心慌慌》的預算僅只 32 萬美金,連飾演最重要的反派角色 Michael Myers 的演員每天的演出酬勞也只有 20 美元。
所以雖然職稱名為 Production Designer 美術設計,Tommy Lee Wallace 的真正工作是在製片公司辦公室附近的商場就地選購現成的服裝道具。為了 Michael Myers 這個經典恐怖角色,他買了四個現成的面具讓導演 John Carpenter 挑選:一個是知名小丑 Emmett Kelly 的面具,一個是美國總統尼克森的面具,另外兩個則是當時正火熱的電視影集《Star Trek 星際爭霸戰》的周邊商品 - Kirk 艦長和 Spock 兩個角色的面具。最後這兩個電視影集的周邊商品甚至每個特價只要 1.98 元。
本來美術人員覺得導演會選小丑面具,結果最後出線的竟然是 Kirk 艦長面具。經過觀眾測試,面無表情的 Kirk 艦長面具帶來的恐怖效果遠勝於面目猙獰的小丑面具。尤其艦長的臉被塗白、眼睛的兩個洞被剪得更大、更空洞之後,反而更接近 Michael Myers 這個角色冷酷兇殘的設定。
因為已經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多年來不要說是觀眾,連 Kirk 艦長本人 William Shatner 都不知道那張嚇死無數觀眾的臉就是他自己的臉。一直到某位星艦劇組的美術設計也跨到《月光光心慌慌》續集宇宙中擔任美術設計,才在歷史資料中發現這個恐怖電影史上的最大秘密。
William Shatner 本人對於自己的臉默默客串了賣座恐怖電影則幽默以對:「他們好像在某個玩具店或是什麼店裡買到我的面具。可是我居然沒有分到一杯羹。拜託哪位幫我討回公道!」他說。
正所謂好的面具帶你上天堂,這個 1.98 美元買來的面具最後創造了當年有史以來最成功的獨立製片電影:在全球賣出了 7000 萬美元的驚人票房,並衍生了 10 部續集,累計超過 6 億美元票房。
那個帶面具來上班的怪怪同事

Paramount Pictures
《Friday the 13th 十三號星期五》的反派主角 Jason 其實並不是一開始就戴著面具。事實上,第一集的反派角色甚至不是 Jason,而是 Jason 的媽媽。Jason 到了第二集之後,才開始用麻布袋套著頭,到處殺人為母復仇。Jason 會在 1982 年《Friday the 13th III 十三號星期五 3》之後開始曲棍球面罩完全是一場匪夷所思的意外。
我們大概都在職場上遇過這種怪怪的同事,會帶奇怪的私人癖好物品來辦公室炫耀。《十三號星期五 3》特效人員 Martin Jay Sadoff 是個重度冰上曲棍球迷,他的症狀正是會隨身帶著各種曲棍球用品來公司上班。這天劇組在做燈光技術測試的時候,沒有人知道要替主角 Jason 做什麼造型才好,但總不能讓演員裸妝上去試燈光。劇本中原本就有提到一個面具,但沒有指明面具的形式。於是 Martin Jay Sadoff 就像多啦 A 夢一樣,從包包裡拿出一副曲棍球面罩來(這天他帶的是 1970 年代著名的加拿大冰上曲棍球職業球員 Jacques Plante 的面罩),然後跟所有人說:
「我們為什麼不讓他戴上這個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接下來發生的是 Jason 一試成主顧,第三集後再也沒有試過別的打扮。這副曲棍球面罩稍後在眉間和兩頰的位置被加上紅色的三角形裝飾圖案,從此成為水晶湖畔最令人害怕的那張臉。
神秘廢墟中撿到的命定道具

Woods Entertainment
《Scream 驚聲尖叫》的製片 Marianne Maddalena 在尋找電影中的關鍵場景。其中一棟被她列為選項的是曾被希區考克拿來拍片、如今已成廢墟的舊房子。製片勘景之後,沒有選擇這棟老屋,而是挑了附近另外一棟房子來當成主角的住家。但這棟落選的老屋仍然改變了電影史。Marianne Maddalena 在屋裡勘景時,在地上撿到了《驚聲尖叫》那副著名的鬼臉面具。
實際上這個面具和 Kirk 艦長的面具一樣來自現成的商品,而且這個鬼臉面具從一開始就是被特殊面具服裝公司 Fun World 設計來當萬聖節商品賣的。面具的靈感來自德國表現主義畫家 Edvard Munch 的名畫《The Scream 吶喊》,因為面具本身長得像一個一邊尖叫一邊皺眉的鬼,因此被命名為 Ghost-Face 鬼臉面具。
Fun World 的面具設計師 Brigitte Sleiertin 說這個面具之所以大受歡迎是因為它挾帶了多種情緒:「它既是恐怖的表情,也是哀傷的表情,同時也是狂暴的表情。」
但這幅經典面具真正變成電影道具也經歷一番曲折:導演 Wes Craven 看到製片撿來的面具立刻愛不釋手,但製片和面具公司洽談授權卻被獅子大開口,未能獲得授權。所以《驚聲尖叫》的著名開場 Drew Barrymore 那場戲其實是用了另外一副美術人員自己設計的替代面具拍的。

Woods Entertainment
製片用了巧妙的談判策略,一方面讓面具公司覺得沒有他們家面具也不要緊,一方面安撫非要那個面具不可的導演說你先用替代方案拍拍看。直到面具公司發現製片公司已經鐵了心不受勒索,才一改態度降價求售。
勒索高昂授權費失敗的面具公司 Fun World 也沒有真的吃什麼虧。隨著《驚聲尖叫》的熱賣,該公司的鬼臉面具很快就成為史上最暢銷的萬聖節面具。
電影冷知識專欄作者簡介:
葉郎,文字工。患社交恐懼併發資訊焦慮,長年囤積冷知識用以對抗無法遁逃的社交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