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分眾走向多元 側寫台灣流行文化變遷 30 年
邀來兩位不同世代的創意人士對話,講述台灣獨有的文化故事。
如果聊到台灣,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美食、夜市還是車水馬龍的機車陣?事實上作為大中華圈最早發展的流行基地之一,台灣有許多與內地及香港截然不同的流行圖像,同時這裡獨有的文化氣息,也孕育了許多對於探尋型格生活有所共鳴的創意人士。在這初夏時分,HYPEBEAST 獨家對話前《Esquire》台灣版總編輯楊坤銘(Ted Yang),與身兼編輯、模特與造型師身份的人氣 KOL 楊艾倫(Allen Yang),並藉由不同世代觀點分享兩人所見,包含台灣第一個潮流集散地在哪?第一個把高級時裝帶進台灣的百貨是哪間?另外還有關於唱片、電影以及飲食文化,在這 30 年間對於文化推進這件事又扮演怎樣的角色?讓我們跟這兩位一同回顧這更迭變遷的精彩 30 年。
西門町:台灣首座潮流集散地
互聯網時代來臨,未來或將不再有同等份量的流行文化孕育基地出現
如果要說在何處是打開台北流行文化的開關,想必答案眾說紛紜,例如奢侈品牌一級戰區的東區,最早導入歐美流行品牌像 Stussy、Ralph Lauren 並開設專門店的天母,但若專註在「街頭文化」這個主題,西門町似乎仍舊是多數人的共同答案。
「直接複製《POPEYE》或《men’s no-non》的造型隨處可見,有點拙笨但想想也蠻可愛的。」—— 楊坤銘
回憶起 80 年代後期到 90 年代初期的西門街頭,由於當時正值日本流行文化在台人氣爆發,「我覺得那時的西門町幾乎和日本零時差,比較具代表性的幾個賣場如萬年、獅子林與西門新宿,都可以看到、買到最新的日本流行單品。」Ted 也提到由於當時所謂「潮流」這件事還不夠成熟,因此年輕人的穿著風格比較類似「按圖索驥」的感覺,「直接複製《POPEYE》或《men’s non-no》的造型隨處可見,有點拙笨但想想也蠻可愛的。」同時也因為這裡開始有了人潮,再加上西門町本來就有幾個很適合玩板與練舞的地方,於是越來越多酷的、有型的人事物聚集於此,打造出西門町獨有的街頭文化場景。受到影響的年輕一代在 2000 年前後開始有了新想法,本地原創品牌自此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開啟了台灣街頭品牌盛極一時的新篇章。(詳情請點擊這裡《台灣潮流文化發展里最重要的十年:2000 – 2009》)
對比 Ted,身為 90 後的 Allen 一樣喜歡西門,但其中最大的差異之處在於,80 年代還是學生的 Ted 前往西門比較像是「必須」,因為無論是雜誌、服飾或流行文化只能在這裡汲取,別無分號。但像 Allen 一般生於互聯網時代的 Cool Kids,他們的所有食衣住行都能在雲端搞定。或許未來就如同在西門町美國街開店的 Kevin 所言,台北不會再有下一個西門町,「因為已經沒有所謂哪些人事物一定要在某個地方才能出現,也就是說未來西門町不再像之前一樣,是個讓年輕人有『認同感』的地方。」
中興百貨:第一個將高級時裝帶進台灣的跨時代名所
30 年之間,奢侈品牌從金字塔頂端象徵到弄潮兒手上人手一件的 HYPE 單品
對比潮流,台灣在高級時裝的啟蒙更晚,談到第一間將高級時裝帶入台灣人生活之中的百貨或選品店,Ted 認為絕對是中興百貨。事實上,創立於 1985 年的中興百貨,不僅是不少台灣時裝愛好者的共同記憶,同時它的廣告營銷概念即便放在現今,也絲毫不落俗套。
定調以「中國創意文化」為主題的中興百貨,刻意與當時台灣主流的日系百貨做區隔。1976 年出生,曾負責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UCCA 空間設計,目前擔任好氏品牌研究室創意總監的陳易鶴(Van Chen)告訴我們,他在高中時候最喜歡逛的地方就是中興百貨。
「我覺得中興百貨厲害之處在於,它給了台灣消費者一個前所未有的全新視野。」—— 陳易鶴
「我覺得中興百貨厲害之處在於,他給了台灣消費者一個前所未有的全新視野。」Van 記得當時只要能夠在中興百貨工作的人,地位就如同現在的 KOL 般。「當時中興百貨的 Ralph Lauren 有個相當擅長穿搭的採購,比起什麼明星或設計師來說,我認為這個人更像是我當時想學習的穿搭模板,我還因此買了很多很多的 Ralph Lauren。」另外 Van 也提到中興百貨也是台灣首間將「陳列美學」視為一回事看待的百貨門店,「中興百貨甚至每季舉辦服裝展演,這在那個年代來看是相當了不起的創舉。」
「我自己當時第一個買的奢侈品牌是 KENZO,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我那時候是《men’s non-no》的忠實讀者,然後我看雜誌上有許多特輯單元都穿 KENZO,如果沒記錯的話,當時中興百貨應該是第一個販售 KENZO 的地方。」無獨有偶與 Van 相同,Ted 的第一件奢侈品牌單品也是在此入手,只是 Ted 入手的是 90 年代風頭無二的 Giorgio Armani。
Ted 認為,Giorgio Armani 之所以能夠在 90 年代的台灣時裝圈大放異彩,主要是因為在當時日韓尚未崛起,歐美在時裝產業有著絕對的主宰權。「那時候的時裝輪廓與現在正好相反,是窄身當道,而 Giorgio Armani 獨有的柔美線條穿來格外修身,再加上一眾好萊塢明星上身,所以整個品牌人氣紅到發紫。」
對於現今奢侈品牌為搶年輕族群紛紛 HYPE 化的這件事,Ted 采持平態度看待,「我認為這就是單純反映一個時代的當下狀況,以及這些人為何對於那些事物為何感興趣。」Ted 預測在下個時代流行將不再存有疆界,「會生存在下個時代的流行應該會是 Smart Casual,因為這才是真正彰顯一個人對於流行、文化以及自己人格特質最真實的樣子。」
從 90’s 到 10’s 球鞋文化與入手渠道
不同年代的球鞋啟蒙人、事、物
談到「90 年代」與「亞洲球鞋文化」這兩組關鍵字,除了日本之外,台灣在這方面又是呈現如何的樣貌?縱使現在經常做西裝革履打扮,但 Ted 告訴我們在平日不用工作的時候,其實自己最喜歡的還是球鞋穿搭。「你知道嗎?當時我們要買鞋都要到西門獅子林,那裡賣些台灣行貨以外的獨有款式,在當時那是我唯一可以入手特殊球鞋的管道。」有關這點,我們找到了在 90 年代求學與成長,自此開始踏上「收鞋」這條不歸路的 Bounce 球鞋文化志主編張凱翔(Andrew Chang),與我們談談他的首雙球鞋與入手渠道。
回憶第一雙入手的夢幻鞋履?「1994 年推出的 Air Jordan 10。我必須先補充一下歷史,在 Air Jordan 10 推出的前一年,Michael Jordan 宣布退休,而當時沒有人料想到他在未來會復出。我之所以那麼想要 Air Jordan 10 的主要原因,除了它好看跟機能性強外,Air Jordan 10 的鞋底就像一個歷史牆一樣,將 Michael Jordan 的貢獻和戰績列上,我在那時赫然發現,原來球鞋除了著用外,它也可以融入文化,成為可以承載故事的載體。」
關於球鞋的啟蒙,Andrew 認為在互聯網不發達的當時,主要的訊息來源還是雜誌。「1997 年 ,大概是我念高中的時候,台灣首本潮流刊物《COOL》創刊,發行前的試刊號附了球鞋別冊,這對當時的我很衝擊,原來球鞋有這麼多故事跟我所不知道的世界。」自此,Andrew 算是正式開啟與球鞋的不解之緣,大量閱讀球鞋專業雜誌像是《Boon》、《Street Jack》與《Shoes Master》,同時開始用不同渠道收鞋,並在踏入職場時選擇了進入專業球鞋媒體工作。
至於後來擁有人氣球鞋發售權的球鞋店,我們同時也訪問了成長於台北,目前以上海為事業基地的潮流工作者「紋身白」,「我覺得那個年代手上能夠有最多球鞋資源的要屬創立於 1981 年的摩曼頓,例如當時 HTM Air Force 1 他們也是台灣獨賣,不過如果要說到全品店,可能就要到 00 年代中後期的 PHANTACi 與 INVINCIBLE 了。」
與 Andrew 成長年代相距十數載的 Allen,在高中時期購入的首雙夢幻鞋履,是日本發售的「Atmos x Nike Free Trail 5.0」,「我是從 Facebook 上的社團入手,最初是從日本朋友的 Facebook 上面看到,我們雖然素未謀面但是卻是同個球鞋社團的網友,於是就拜託他幫忙購買,他也很乾脆地答應了,費用的部份我則是透過 Paypal 轉給他。」由此可見,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所有消費方式的生態與思考模式,但仔細想想是否也少了些許樂趣呢?
相關產業對於流行文化的推進
唱片、電影到飲食,又各自扮演怎樣的角色?
台灣 90 到 00 年代蓬勃發展的娛樂產業,絕對也是推進流行文化重要的起爆劑。其中「唱片封面」在當時實體唱片欣欣向榮的年代,也同樣成為引領流行的重要媒介。當時暢銷歌手的唱片封面上,不管穿了什麼、戴了什麼,都能造成搶購風潮。
在唱片界擁有超過 30 年以上豐富資歷,企划過大中華區上百張以上專輯造型的知名造型師陳孫華認為,如果要探究對於台灣潮流文化有所啟發的唱片封面,他認為是 L.A. Boyz 在 1992 年發行的專輯《跳 JUMP》,「我認為所謂有劃時代意義的造型,有時候不見得是穿了多厲害的牌子,反倒是作為領頭羊,將這個風格真正導入大眾消費市場之中。」
「在這之前的唱片造型思維,往往認為一定要將奢侈品牌上身,但以《跳 JUMP》為分水嶺來看,自此之後有沒有『態度』反而變成了更重要的考量依據,」—— 陳孫華
「L.A Boyz 的成功,主要在於『自然而然』,因為他們是在洛杉磯長大的男孩子,所以這種 Hip-Hop 的寬鬆美式街頭風格,本來就是他們所喜歡的。」陳孫華表示 L.A Boyz 的出現,對之後整個 90 年代台灣唱片造型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在這之前的唱片造型思維,往往認為一定要將奢侈品牌上身,但以《跳 JUMP》為分水嶺來看,自此之後有沒有『態度』反而變成了更重要的考量依據,包含我自己後來做的周杰倫、蔡依林,也都受這個時代的啟發很深。」最後,陳孫華也補充說明由於 L.A Boyz 是以團體的形式出道,能夠造成的渲染力也相對更強。「因為群體的效應絕對大於個人,而街頭這件事本來就和跟群體息息相關。」
同時,電影也是與台灣流行文化成長息息相關的重要媒介,曾參與《寒蟬效應》、以及即將在下月開拍,由豐川悅司與妻夫木聰主演的《亡命之徒》統籌與製片工作的黃詩珊(Susan Huang)認為,每部在台灣人當中重要的共同記憶之作,其實都是反映當時的文化風景。「所以比起喚起全民沸騰的《海角七號》,我反倒覺得侯孝賢的《千禧曼波》更為重要。」Susan 分析 《千禧曼波》的成功在於它沒有任何刻意,「這部電影是所有台灣文化符碼的水到渠成,包含舒淇的風情萬種,林強很『台』的音樂風格,以及侯孝賢最真實的鏡頭語言。」在 Susan 眼裡這部電影的所有事情都用很貼近生活的方式呈現,「在我看來這就是所謂的台灣文化樣貌。」
近年來,許多潮流 Insider 如藤原浩等人,在自身社群分享越來越多有關飲食的照片,連帶的也讓餐飲器皿,如 Supreme 的壽碗、Hermes 筷子都變成了潮流人士的必備單品。深究為何潮流與飲食文化為何越來越貼近?曾任《PPAPER》編輯,現為貓下去北俱樂部負責人的陳陸寬分析,因為生活內容其實正是潮流所在,而一個人的日常無法避免的就是吃喝問題,「無論是生理或社交需求,『存在感』這件事在飲食之中是最容易找到且直接的。「那絕對是個人感覺可以完整延伸的當代生活情緒跑道。」
下個十年,台灣的流行文化願景
自媒體時代到來,編輯與 KOL 要如何界定自我角色?
比較過去,如果創意工作者比市場更早一步發現趨勢所在,做品牌的會積極代理,做媒體的則是費力找到資金籌備新雜誌,以 Ted 為例便在過去十年,陸續於台灣創刊首本結合鐘錶與生活風尚的《Am:Pm》,以及講述成熟男性型格生活的《Style Master》。
「編輯工作最讓人著迷的事情,就是『從無到有』」—— 楊坤銘
「編輯工作最讓人著迷的事情,就是『從無到有』,包括最初企劃的發想、執行與攝影討論的過程,一路到最後與設計討論美術及視覺的呈現,每一個步驟都需要無限的創意。」Ted 認為「編輯」這個工作好像沒有做膩的一天,「我想即便數位時代來臨,我還是會繼續用不同的媒介,說我想說的故事。」而不同於其他 KOL 更像模特的性質,Allen 對於自己的每個造型都有參與自身的想法。「如果有天不做 KOL 了,我想我還是會繼續做造型,因為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工作,可以根據造型師的風格與被造型者的人格特質,創造出一個全新的人。」
從 90、00 到 10 年代,30 年中台灣流行文化變遷出現了極大的變化,無論從潮流、時裝、音樂、電影已至於飲食文化都是,下個十年的台灣的流行風貌會是如何,目前我們無從預測,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它將會與互聯網產生高度聯結。如同馬雲所說:「世界變化最快的時代正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所以「現在」其實就是我們的時代,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