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科幻神作《BLAME!》動漫製作人專訪
了日本 Cyber-Punk 巨作《BLAME!》HDR 化創作過程。

說起日本 Cyber-Punk 漫畫代表作,除了被拍成動畫和電影的《攻殼機動隊》之外,要數 SF 漫畫大師貳瓶勉的出道作《BLAME!》。最近 Netflix 將其製作成首部 HDR 動漫電影,等足 20 年,動漫迷終於能安座家中以高清畫質欣賞這部神級作品。HYPEBEAST 今次有幸到訪日本東京的 Polygon Pictures 製作室,更訪問了《BLAME!》動畫的導演瀨下寬之和身兼監製、副監督與 CG 特效監製的吉平”Tady”直弘。
《BLAME!》(港譯:特工次世代)是 Netflix 首部支援 HDR 動漫電影,講述一個由 AI 取代人類日漸衰亡的超現實世界,是一部偏向暗黑系的科幻作品。問到導演本身是否偏好這種暗黑且帶點反烏托邦主義的風格,他笑著回應:「我很喜歡這類科幻的題材,但如果有機會進入這些世界的話,像旅行般逗留一兩天就夠了,因為氣氛始終不太好,哈哈。」

《BLAME! 》導演瀨下寬之
在製作《BLAME!》之前,團隊原來已經跟貳瓶勉先生合作,將其另一經典著作《銀河騎士傳》製成動畫。導演指當中有一段「劇中劇」的埸面,講述主角在電視上看《BLAME!》,雖然過程只有短短的一分鐘,但製作絕不馬虎,包含了一共 50 個 Cut 的高質畫面,而這個帶點玩味的嘗試,想不到竟然能引起觀眾迴響及原作者的興趣,成為了《BLAME!》動畫化的契機。

1997 年出版的《BLAME!》漫畫
導演表示原作者貳瓶勉先生對於《BLAME!》也有新的想法。當年漫畫版最想要帶出頹廢與崩壞感,但這次製作動畫版則希望創出嶄新風格,為觀眾帶來新鮮感及更多正面信息,所以登場角色和故事情節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動,例如今次故事的核心集中在電機漁師村落的少女Zuru身上,男主角Killy則成為推動劇情發展的輔助角色。

動畫版女主角 Zuru 及男主角 Killy 的造型
問到製作團隊的靈感來源,他們表示最欣賞《2020》和《第五元素》這兩套經典電影,當中天馬行空的人物設計、劇情鋪排都令科幻迷津津樂道,希望《BLAME!》能夠做出同樣的效果。
《BLAME!》原著未必是大眾口味,但動漫版似乎相對「較易入口」,加上HDR高情畫質,可說是誠意之作。動畫現已於Netflix上架,有興趣的朋友可按此瀏覽官網。何謂HDR 動漫?HYPEBEAST 帶你走入 Polygon Pictures 製作室,解構動畫製作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