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ónar Hong Kong 2017-創出自己的電子風格全自訂電音器材 POLYTIK
組出你自己的專屬怪電之音。
POLYTIK 是由 Dirty Electronics 和 Jack Featherston 所設計的電音合成器創意作品。
Artists & Engineers 限量生產的 POLYTIK,有不同的電子底板,可以接駁電線發出不同的聲音。今次的 Sónar Hong Kong 2017 大家可報名參加歷時約 2.5 小時的 Workshop,製作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 POLYTIK 合成器。Dirty Electronics 隨後更會親身上陣,使用合成器表演,配合視覺元素及電音,延伸至舞台,讓觀眾擁有一個全方位的體驗。Sónar Hong Kong 主理人之一的 Jay 接受了 HYPEBEAST 的訪問,分享一下 POLYTIK 如何可以俘虜樂迷的心。
你是如何接觸到這品牌的樂器的?為何它們會吸引到你的注意?
Dirty Electronics 的主腦 John Richards 對於我來說是一個英雄,他經常挑戰電子音樂製作的方式,他也看到電子文化與人類及類比製作逐漸疏離的危機。Dirty Electronics 的精髓在於把人們連結在一起,共同創作樂器和音樂。當然英國著名創作人 Jack Featherstone 設計的 POLYTIK 合成器外觀非常漂亮,但它含有更多的意義。它代表著利用電子零件去創作音樂 – 在組裝電路板及電子線路時已經是創作音樂的第一步。
為何會認為這是一個適合 Sónar Hong Kong 的題材?
Dirty Electronics 的主腦們都是業界頂級的專家,對於能夠邀請他們來 Sónar Hong Kong 分享他們的知識,絕對是對香港電音界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香港的「創客」和「黑客」文化和市場才剛起步, 我覺得消費者已經受夠了市場上缺乏真正的選擇而同時能到自身的影響力如此薄弱。因此他們想主動地參與在他們每天接觸的科技中。DIY 這個題材絕對能吸引時下的受眾。
可以介紹 POLYTIK 在技術上和創意上的特別之處嗎?
POLYTIK 設計最特別之處在於它把平常隱藏在盒子內的電路板、銅線及迴路等通通顯示出來。它成功將觀眾的注意力帶到機器內部如何運作,一方面它解開了隱藏在機器背後的謎團,但同時又製作出新的方向讓觀眾去探索。
你認為自訂看製的樂器,如何和傳統的樂器融合做出好聽的音樂?
因為觀眾或音樂人親身探索及製作不同的電路及組件,所以比起其他密封的合成器,POLYTIK 和他們的關係更加密切和有機(Organic),這一點與傳統樂器和樂手的關係很相像。因此我會視 POLYTIK 為一個用電子元件組成的傳統樂器。
POLYTIK 會出現在 Sónar Hong Kong 的工作坊,背後的概念是怎樣的和你認為為香港的樂迷帶來甚麼沖擊呢?
透過製作自己的 POLYTIK 合成器,參與工作坊的觀眾可以親身探索聲音和遊戲的界限。工作坊為時約兩個半小時,無論是初學者或已經有相關經驗的觀眾都適合。這個工作坊最重要的元素是觀眾可以聚在一起探索和玩耍,並藉著這個機會和業界的創新先驅 John Richards 近距離交流對話。這將會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甚至是改變世界觀的一次經驗。而且參與者更可以直接把工作坊做好的合成器帶回家!
你對 Sónar Hong Kong 有任何期望?Sónar 可以為香港音樂界帶來甚麼?
我從 1998 年開始就接觸香港的電子音樂圈,當時以 Robot 名義舉辦不同的派對,當然還共同創辦了 Clockenflap 音樂及藝術節。這些年來,我看到一些潮流及週期的轉變,但是就這一刻來說,我覺得一切都異常零散。我們有一些非常投入及極具才華的創作者,努力嘗試在主流音樂之外帶給觀眾有質素的其他選擇。而我對 Sónar Hong Kong 的期望是,作為一個國際頂級的平台,它能夠為這個圈子帶來更多的能量。最終,可以連結聚集觀眾一起共同體驗,然後擴展香港的文化。
再看看片段 POLYTIK 的遊玩示範:
Sónar Hong Kong 於 4 月 1 日在科學舉行,大家仍可到官網訂購入場門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