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思‧裂》 - James McAvoy 挑戰演技的最強一次!
(*有劇透,慎入)James McAvoy 可以和「影帝」一詞聯上嗎?

只有受過痛苦和創傷,才會激發到人類的真正潛能?
《思‧裂》(Split)已在香港上映,可以說是再次對導演 M. Night Shyamalan 的喜出望外之作。
對 M. Night 熟悉的話,一定會看過《Sixth Sense》、《Lady In The Water》、《Signs》、《Unbreakable》等等,今次 M.Night 就是要在人類思維中探索,因為一直以來,人類的腦袋、思維、意志都是科學研究的主要題材,也一直是最多謎團的題材。找來了蘇格蘭實力派男星 James McAvoy 演一名有 23 個分裂人格的精神病患,在童年受過心理/身理創傷後,主角 Kevin 發展出不同的人格,這種精神分裂有點「我思故我在」之感,或學術一點的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分裂出的人格之間知道彼此的存在,稱為「並存意識」(co-consciousness),如果並存意識較好的,他們甚至可以內部溝通,或進行內部會議,電影中正是如此,不同的人格就如坐在了一間房,當他們見到了「光」,便可以控制主體(即那個人本身)的行為和思考模式,《Split》將之推往極致,其實也是有過研究的,就是不同的人格 Dominate 了主體後,不只是性格上、思維方式的不同,就連體格和身體狀況也會有不同:只有 9 歲的 Hedwig 主導時,他的力量也就只是一個小孩子擁有的;Jade 主導時,她卻是唯一一個患有糖尿的;而當最後變成了那個「Beast」時,連最堅硬的鐵欄也可以徒手拗彎、子彈也不會穿進身體。大家可能覺得這是驚慄片,但其實是一套讓大眾明白、理解 The Power of Our Minds 的電影。
片中表達了最厲害的觀點是 Denis 和 Patricia 人格的「信仰」:「意志有著無窮的力量。」而開始時 Denis 和 Patricia 是受其餘 21 個人格封閉的,卻之後反過來成為了主導迎接第 24 個人格的到來。其實,整套戲想說的就是,經歷過 Abuse、痛苦、傷害的心,才能擁有更強大的意志和力量,諷刺溫室長大的小孩外,也說明了沒有激發過的潛能,也不明白意志為何物時,他們遇到的傷害可能會更多、更大。女角 Casey(Anya Taylor-Joy 飾)在戲中一直是最冷靜、最有耐性的一個,感覺她是有經驗外,也因為她不懂得或不想去如另外兩個女孩般「用謊話」、「偷襲」等方法去脫身?Casey 反而好像和幾個人格漸漸一種奇怪的 Connection,尤其和 Hedwig 建立了「姊弟」/「情侶」關係,是在諷刺人性嗎?
James McAvoy 一人分飾多種人格,不是容易的事,每個人格都能清楚讓觀眾能受到其特色,有一幕更是一次過不同人格要「走」出來「主導」,絕對是對 James 演技的最大挑戰,但只要看過那一場戲,都會為之佩服。
(接下來有強勁劇透,未看電影的請止步)
再看一看戲中女角 Casey 的劇照…
電影最後一鏡,Bruce Willis 飾演的 David Dunn 驚喜登場,大家還記得在《Unbreakable》中的這個角色嗎?
同時,只要找回原版的《Unbreakbale》的劇本來看的話,就會知道 M. Night 原是想在這 2000 年的電影中有三個主角,David Dunn 的 Unbreakable、Elijah 的 Glass Man 和 Kevin 的 DID 病人,但最後因篇幅問題,未能盡覽其中。N. Night 看來沒有忘記 Kevin 的故事,17 年後終於放到上銀幕了。不過,M. Night 讓 Dunn 在《Split》中出現,是只是亮亮相?還是要將故事繼續落去呢?Casey 在最後有 Uncle 來接她走,但未知 Casey 會告發他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還是跟他走。而觀乎 M. Night 一直以來的故事都是 Stand Alone 的沒有續集,這會不會是破例呢?Kevin 大戰 Dunn 又會不會是新作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