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neaker Lab: 全方位解構 adidas 革新 3D 打印球鞋 3D Runner
歡迎來到未來!













過去的 12 個月裡,好像許多人都搖身一變成了 Sneakerhead,而球鞋界的動靜也是一浪大過一浪。如果你也關注這個圈子,會發現 Nike 的霸主地位受到了來自業界新貴 Under Armour 和老牌對手 adidas 前所未有的挑戰,對於它們孰優孰劣,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想法,而肯定的一點是,新潮流正確實地湧動著。
在我過去寫的文章裡,主要的關注點都集中在那些關注生活方式的球鞋上,但這一次,我想來談談關於「未來」的話題,主角則是 adidas 3D Runner。應用 3D 打印技術到球鞋上,這還是一個相對比較新的現象,adidas 也是第一個把這項技術運用到比較大規模的生產中。誠然要獲得這樣一雙鞋並非易事,但是消費者們還是有了一個「穿上」未來的機會,而 adidas 在探索未來這件事上已經占得了先機。
adidas 3D Runner 運用到的 3D 打印是一種由可能徹底改變球鞋產業的技術,它使「供貨周期長」,「材料浪費」這樣的問題成為過去時。此外,adidas 還把 AMSilk 的生物降解技術運用到了鞋面的製作上,這使得球鞋的這個產品變得更加生態環保。
AESTHETICS/DESIGN
adidas 3D Runner 的外形是以 UltraBOOST 作為藍本的,眾所周知,UltraBOOST 絕對是過去一段時間內最具創造性,也最搶手的鞋款之一,它的設計簡約,注重性能,銷售業績是 adidas 所有系列之最,從這個角度來說,adidas 把它作為 3D Runner 的基礎是一個非常合理的選擇。
3D Runner 和普通的 UltraBOOST 的主要區別在於改良過的鞋跟,細看之下可以發現,這雙鞋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鞋跟,而是採用了一體式中底和鞋跟的設計。我並不是一個 3D 打印方面的專家,但能夠達到這樣的伸縮性和耐久性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這種大片的、互相緊密連接的小型網狀結構也絕對是一種未來主義美學的藝術作品。
CONSTRUCTION/FUNCTION
3D Runner 的鞋面比普通的 UltraBOOST 具有更好的穩定性和支撐性,它的編織方式也更合理,此外,通過改良襯料,鞋墊的透氣性也得到了改善,讓那些易出腳汗的人不會感覺像在鞋子裡「游泳」。
外底的製作也堪稱完美,剛開始穿的時候你可能會有一種如履薄冰的感覺,因為你不確定它們的耐久性如何,但就像我前面說的一樣,這雙鞋的伸縮性和耐久性達到了極佳的平衡,此外,緩震這一點做的也相當之好,甚至比以緩震性著稱的常規 UltraBOOST 更上一層樓。
說到耐久性,舉個例子我知道一些測試人員嘗試用一些極端的方法去破壞它們,比如連續行走相當於數百英里的路程,但最後也失敗了。可以說這樣的測試讓產品有了更好的口碑,而使用業績最好的產品作為新技術的參考標準也是一個聰明的舉動。現在,將 3D 打印技術運用到非功能性的生活方式鞋款上的大門已經打開,我們不妨想像一下未來 adidas Originals 以及其他人氣鞋款運用了這個新科技會是什麼樣子。
CONCLUSION
要從這雙鞋款中挑出刺來很難,每一個環節都經過了反復斟酌,產品也在持續不斷地的改良和進化,UltraBOOST 這個鞋型設計的藍本也讓人無法抗拒。雖然其他品牌也開始紛紛效仿,但我認為現階段 adidas 還是能在這塊領域獨佔鰲頭,其他品牌只能給人一種後來者和模仿者的感覺。
一些未來可能出現的潛在可能性:
1. 首先是定制,3D 打印技術會讓這個概念發生根本的變化,不再只是材料、配色的變化,你還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刺在鞋上。另外,世上沒有人有兩隻相同尺寸的腳,儘管我們也許都認為它們是一樣的,所以我們絕對可以期待完美貼合腳型的個性化產品出現。
2. 其次是生產流程,整個產業鏈都會發生變化,包括加快生產和物流週期,以及減少碳排放,促進生態環保。
3. 對於像 adidas 這樣旗下有眾多系列的品牌,除了功能性鞋款之外,它還有非常多的機會把 3D 科技這個概念運用到時尚和生活方式產品中去,此外也可以繼續在例如緩震和減重的方面做出改良。
總之,歡迎來到未來!
Andy Chiu 從 1991 年就開始成為一個狂熱的球鞋收藏者,1992 年時他去到 Barcelona 觀看奧運會,被美國籃球夢之隊的表現深深激勵——當然,還有運動員腳上穿的球鞋。雖然 Chiu 剛開始是在 L’Oreal 和 Mercedes-Benz 中供職的,但是「熱愛」最終把他引入了球鞋的世界。一開始他加入的是 adidas Originals,並在 2007 年春夏引入了 Consortium 系列,此外也經手過一些影響力極大的項目,比如 HYPEBEAST x adidas x Solebox 項目,後來他加入了 PUMA,主導其 motorsports 業務的發展。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 Andy Chiu 的個人觀點,與任何協力廠商無關。
你也可以訪問他的 Instagram 主頁瞭解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