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hils 的現代藝術:捕捉城市的本質及自身認同
Vhils 被香港的光影和王家衛電影深深吸引。




「是一個社會對我們自身衝擊的對照。」
上月藝術界除了有 Art Basel 2016 外,周邊還有多個展覽舉行,其中一個就是在中環四號碼頭、名叫「Debris」的露天展覽,展場以黑色帳蓬搭建,由葡萄牙藉藝術家 Vhils AKA Alexandre Farto 主理,他利用平面東西如發泡膠、金屬板、木門、牆壁等經過切割、打磨甚至人工爆破技術等等,造出人像畫般的 Impressionism 特色作品,除此,他也會利用到城市的獨有風格,如像香港的街招、廣告海報以剪貼方式製成人像畫。HYPEBEAST 找來 Vhils 和他談談創作歷程,他除了對牆壁有特別的鍾愛,另就是對城市的光與影的著迷:「我想在我的作品中,能捕捉到城市的某個時刻,也同時捕捉城市的認同感(Identity)和本質(Essence)。」他的作品也同時出現在香港最有代表性的交通工具 - 電車 - 的車身上,這正正是一個利用 Abstract 畫像,來探求在城市中人們尋求身份認同的藝術性社會實驗。
展覽中有 Vhils 的不同時期作品,一條貫穿整個展場的走廊,兩邊牆壁播放投影,影像都是 Vhils 利用超高速鏡頭拍下香港街道而成,「第一次給我香港的印象,是 90、千禧年代的電影,王家衛和其他兩位導演的,我自 2008、09 年起就不斷往返香港,這是個令我很感興趣的城市。」
「不論視覺上、概念性上,香港都能激發我的創作靈感。」
「展覽的概念是,走到不同的城市,新作品會佔據我在其他不同城市製作的舊作,表達出不同城市的市區生活,也藉此找出共同點當中差異。」現時 HOCA(香港當代藝術基金會)邀請了 Vhils 留港創作,在黃竹坑有一所工作室,不過,Vhils 雖扎根香港,但他還是喜歡到不同的國家找尋靈感,他正在墨西哥參與新的藝術合作企劃,之後會回到家鄉葡萄牙探望家人,再回來香港展開新一輪創作。Vhils 現時只有 29 歲,大家不妨多多留意這位 Contemporary Art 的明日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