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BEAST 專訪 Mark Parker-由 Nike CEO 講述 Air Max Con 和 Nike 未來發展
「創新其實是基於每一天的積累。」

在剛剛過去的一週裡,Nike 在時尚之都紐約、東京、香港三地舉行了聲勢浩大的 Air Max Con。為慶祝其標誌性的年度 Air Max Day,所有會場包含了巧妙的設計、精心的裝扮及包羅萬象的球鞋陳列,讓人印象深刻,就連 Nike CEO Mark Parker 也親自到訪香港 Air Max Con 現場,將整個活動推至最高潮。
作為球鞋設計師出生的 Mark Parker,如今已是眾人景仰的商界領袖。雖然平時工作繁忙,但他仍會從日常事務與創意設計中尋找平衡,通過一些聯名項目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及個人美學。由潮流教父藤原浩、Nike 與 Jordan Brand 的傳奇設計師 Tinker Hatfield、以及 Mark Parker 自己合力打造的 HTM 則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
為體現今年 Air Max Day 的非同凡響,HTM 組合首次推出了各自獨立設計的鞋款。而 Mark Parker 選擇有「Big Window」之稱的 Air Max BW 作為藍本,並且參考了他有份參與設計的「V系列」:Vengeance、Vortex 和 Vector 這 3 雙跑鞋,由鞋尖、鞋帶孔、鞋領後方、後飾片、鞋面、Swoosh、中底和外底,每一個項都遵循這設計公式來進行,最後採用全新的提花織布工藝製作,是 CEO 對於 Nike 在 1980 年代的設計語言和風格的一種致敬。此次我們有幸邀請到 Mark Parker 來到 Air Max Con 的 H-T-M Kitchen 陳列室,進行了一對一談話,AIR MAX CON 概念起源、最新版 SNKRS app 箇中意念,由他一一講述。
AIR MAX CON
為什麼會選擇紐約、東京、香港開設 Air Max Con?
這三個城市擁有著濃郁的球鞋文化,並且影響著全世界。在這裏,有許多的球鞋收藏家和 Air Max 愛好者,所以我們選擇了紐約、東京、香港開設 Air Max Con。
這些地方在創新、時尚、生活方面都發展的很好。如果是關於數碼科技或者社交文化,其實並不只侷限於這裏,關鍵是這三個城市充滿著活力,並且它們座落在世界不同的地方,這能讓不同的文化都有機會了解我們是誰、我們正在做什麼。
AIR MAX CON 能給大家帶來什麼?
我覺得這是對 Air Max 本身、Air Max 的設計、對流行文化的影響、球鞋文化遺產、以及不同形式球鞋的一種慶祝方式。作為一個設計師,能見證這些變化,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我喜歡看到一個事物能通過許多不同的方式去詮釋,這很有視覺衝擊。當真正的球鞋愛好者來到這裏,並能以一種有趣的方式去實際體驗,這就是我們想要做的。
SNKRS
Nike 希望通過 SNKRS app 取得怎樣的發展?
app 其實和產品一樣,我們嘗試將其變得更加個人化。通過與 app 的實際交互,我們能深入了解你在尋找什麼、什麼對你很重要,我認為這是大勢所趨。在了解到用戶的關注點後,我們可以創造全新相關的東西。創新其實是基於每一天的積累。
3D-Printing
我們看到許多運動品牌已加入了 3D 打印技術的行列,Nike 是如何利用這一技術且有別其他競爭者的呢?
我們已經參與使用 3D 打印技術三到四年了,並在為運動員打造的服飾、配件模型中加入了這一項技術,你會在 Rio de Janeiro 奧運會上看到這些產品。但隨著科技的進步,新的材料會被開發,它們在快速模擬及大量生產方面更有潛力。
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你走進一間店舖,可以把不同球鞋的不同部分、不同特點拼合成一款你想要的球鞋。有些事情我們正在努力進行,我暫時不便在這裏透露,但 3D 打印技術將會是我們未來的一部分。
如何將 3D 打印與現有的技術(例如 Flyknit)結合?
我們會有 Flyknit 結合 3D 打印的產品。我們以它作為模型,從而在 2D 轉化到 3D 的過程中了解一些東西。隨著新材料的開發以及 3D 打印技術的進步,我們實際製作了一些模型,並讓世界級運動員來進行測試。同時我們最注重的一點是如何個性化、快速化的定製產品,比如,通過你足部緩衝力的數據分析,我們可以構建一個你個人的緩衝系統,同時還包括了你個人的美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