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眼鏡潮流特集-走訪東京金子眼鏡店
2017 新品全預覽!淺談金子眼鏡之職人使命。
於上月東京國際眼鏡展 IOFT(International Optical Fair Tokyo) 中,我們編輯部與手作眼鏡名所 the WAREHOUSE optical 一同直擊這次眼鏡業界盛會;另外,我們亦順度拜訪各路手造眼鏡職人,當然少不了日本手作眼鏡產業中一個非常顯赫名字-金子眼鏡店(KANEKO OPTICAL),走訪金子眼鏡位於東京都千代田的 FACIAL INDEX NEW YORK 以及剛成立不久的金子眼鏡店青山店,這品牌不但是日本眼鏡潮流的經典名號,更反應了日本國人對於傳統產業文化之重視。
日本手造眼鏡業界之蛻變
金子眼鏡店是在 1958 年於日本手作架發源地福井縣鯖江市成立的一所傳統眼鏡眼鏡批發商,更是日本手作眼鏡產業的重要推手,特別在 90 年代中國內地改革開放,吸引了大量眼鏡生產商將生產線遷移至中國,日本本土手作眼鏡不敵廉價勞動力以及大量機械化生產所帶來的經濟誘因,日漸萎縮,同時在日本國內手作眼鏡行內同時出現人才凋零的問題,老一輩的職人們開始退下,而年輕人亦不願意入行,出現青黃不接的問題。
職人之傳承
在困難的時刻,金子眼鏡店在 1998 年首次參加米蘭 MIDO 眼鏡展、巴黎 SILMO 展等國際眼鏡展將日本手造眼鏡帶進歐美市場,在千禧年全球首個直營店 FACIAL INDEX NEW YORK 於紐約的 SoHo 區,成功打入歐美市場。其後在 2006 年正式成立一所名為「BACKSTAHE」的製鏡工房,並推出名為 CRAFTSMAN SHIP 的工匠手工做鏡框系列,以保留傳統文化和技能為宗旨,系列中的產品均來自日本國寶級的名匠如泰八郎、井戶多美男、佐佐木與市、恒牟等日本聞名的手作眼鏡職人,並在大阪成立「THE STAGE」的專門店,展示職人的傳統工藝以及福井縣鯖江市這悠久眼鏡生產中心之歷史;品牌成功結合上傳統手製眼鏡生產模式以及現今先進器材,透過一班年青眼鏡設計師們,將新舊眼鏡文化注入金子眼鏡之中,讓日本傳统製鏡技術再次得以發揚光大。
傳統福井工藝加持
在主線金子眼鏡的產品設計上同樣堅持著日本手造眼鏡的獨創性的:採用上日本生產的 Celluloid(賽璐璐)材質,比起市面上 90% 大量流通使用的 Acetate 板料更加堅固耐用、輕量幼細而且成色獨特,並且需要獨特的拋光處理來研磨框架,這便是金子眼鏡進攻歐美市場的利器;隨後品牌亦推出了創新的「備長炭」、復古「醋酸纖維板」的材質設計,之後再把這些上乘的材質交予職人手中進行手動切割、入芯、細磨、拋光等多重工序,當中單是拋光已經需要手工拋光至少 10 次以上,讓表面更加光滑平順和避免遺漏機器製造中無法完成的細節之處,最後完成品無論在質感和設計上都充滿這職人手作之溫度以及古典的韻味。
金子眼鏡 2017 年新作
金子眼鏡新品帶來了 KVS-03、KC-12R、KC-12R、KV-51L等多個復古設計,除了經典的 Celluloid 鏡架外還有以鈦金屬和板材混搭之款式,「中金」、「一山」等設計仍然是品牌的拿手技法,在解構上更加作為細膩的調配,將日系眼鏡的復古美學融合人體工學。金子眼鏡 2017 新作現以登陸 the Warehouse Optical,有興趣的朋友密切留意。
金子眼鏡店 青山店
東京都港区南青山 3 丁目 13-20
the Warehouse Optical
香港銅鑼灣白沙道 18 號 1 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