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代目 Apple TV-徹底解決 TV Box 兩大缺點
附加 Apple TV、Roku 4、Google Chromecast 與 Amazon Fire TV 的正面比較!

自 1998 年起,Steve Jobs 持續公開發表「電視令人愚昧」意見,刻薄而赤裸的程度,令人無限期待 Apple 生產電視。結果 2007 年第 1 代 Apple TV 以電視盒形式誕生, 而隨著 3 代更新,加上 Steve Jobs 以至 Tim Cook 對電視再沒半句怨言,果迷已經把 Apple 的 Next Big Thing 轉為 Apple Electric Car。所以,本年 9 月發佈的 4 代目 Apple TV 不單令人措手不及,甚至重燃果迷對 Apple 推出電視機的幻想。
這一代 Apple TV 的靈魂在 Remote;只要識用智能手機,就能在 3 分鐘內靈活操作 Apple TV。只有 5 個按鈕的搖控,除了似 Wiimote 一樣有方位與加速感應器,還融合智能手機的指控操作,手指在按鈕上端左撥右撥,就可以在 App Store(對,終於有 Apple TV 專用的!) 揀電影,所有反應就如 iPhone 敏感,大力點等如加速搜畫等指令,相當直覺與人性。進階者甚至透過 Siri,就能完全操控電視,當然包括聲控音量主目錄等 Short Cut 按鈕;自 iOS 5 開始累積經驗與改良,Siri 可能是地上最強的語音操控,「我想看 Tom Hardy 電影」太簡單,Siri 懂得根據 Rotten Tomato 與用家評分回應「我想看好的 Tom Hardy 電影」(或爛片!),甚至自動搜畫至「播放《Inception》 Tom Hardy 出場那段」。電視操控方式一直為人垢病痴呆, 4 代目 Apple TV 解決得不能更徹底。
電視盒的另一弱點是介面。tvOS 與 App Store 的誕生,令分類井井有條,所有選項一目了然。加入感應器的搖控提高打機趣味,雖然 XBox 或 PS4 機迷未必賣帳,但會重燃 Wii 曾掀起的體感家庭樂熱潮,再配合 Apple Music 與其他獨家內容,Apple TV 的娛樂性有絕對保證。至於設計大方討好,大概是廢話吧?印得 Apple Logo,豈會失禮?當然它有其弱點,包括不支援 4k 播放。4 個最 Mainstream 又專重知識產權的 TV Box 比較如下:
Apple TV/HK$1,588(64GB)
優:操控介面吸引、聲控能力超強、App 選擇極多;
弱:不支援 4k、不能收看 Amazon Instant Video、價錢最高。
Amazon Fire TV/US$100
優:優秀聲控表現、支援 4k 播放、極多遊戲選擇、可選擇儲存容量;
弱:尋索結果極偏向 Amazon 提供的服務。
GOOGLE Chromecast/US$35
優:簾價、兼容最多串流播放 App;
弱:看電視要靠手機/電腦或板腦、不能收看 Amazon Instant Video。
Roku/US$130
優:搜尋結果中肯、支援 4k 播放、極多串流內容、可透過主機令搖控發聲,便於尋找;
弱:聲控效果不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