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hia Chang 談論創意產業、運動鞋穿搭以及全新 PUMA 聯乘系列
還有多少人記得三年之前 HYPEBEAST 上 「A Day With Sophia Chang」的專題,那是我們第一次走進這位藝術家、插畫師、設計師的故事世界裡。縱是時光荏苒, Sophia







還有多少人記得三年之前 HYPEBEAST 上 「A Day With Sophia Chang」的專題,那是我們第一次走進這位藝術家、插畫師、設計師的故事世界裡。縱是時光荏苒, Sophia Chang 的生活相較三年之前卻並未發生怎樣的變化,她依舊與畫筆為伴,「Hair Bun」確是她的標誌性髮型,Sneaker 永遠是她鞋櫃中的主角;倘若非要列舉不同之處,Sophia 由一開始作為自由工作者,到現在收到鞋履品牌 PUMA 隻邀請推出的個人聯名系列;從之前在《Complex》雜誌以其 Jeff Staple 旗下擔任一名普通插畫師,發展至與好友創刊《UNDO-Ordinary》雜誌,在個人的世界版圖上一筆一畫描繪出屬於自己的新大陸。HYPEBEAST 再次深度訪談這位有趣的人物看看三年過後的變化到底有什麼不同!
對於你來說,設計鞋履相比較創作插畫有什麼不同?
在大學期間,插畫成為了我的基礎課業。但從 2010 年畢業之後,我試圖在其他領域上有所建樹,例如平面設計、網頁設計、藝術策劃等方面。儘管之後在不同媒介或平台上創作已經遊刃有餘,然而設計鞋履對於我來說仍然是一片未被開拓的新大陸。當然,我對球鞋一直非常感興趣,自己也是一個鞋迷!我很有幸能得到這樣一個機會,可以把我在藝術和設計方面的建樹與我對時尚的理解、認知相結合。此外,文化影響力也扮演着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紐約客,我希望在服飾設計上能體現這個城市最具代表性的象徵元素,而且可以在全球市場上收獲不錯的反響。

「但是,如果想要在設計領域內大獲成功,僅僅憑藉才華和天賦是遠遠不夠的。你必須要去拼搏,並且找到一個正確的市場定位。」
那麼,成長、生活以及工作在大蘋果城,是否會讓你在創意產業領域內,或者說職業生涯中具備某些得天獨厚的優勢?另外,这样的環境對於你個人生活又有什麼樣的影響?
我非常幸運能夠在紐約工作,毫不誇張地說,它是全美國甚至是全世界的創意中心。毫無疑問,在這裡成長、生活對我有着巨大的影響力,尤其是 Hip-Hop 音樂文化、時尚、藝術,它們已經成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讀書期間,才華和天賦成為你從大眾中脫穎而出的決定性因素。但是,如果想要在設計領域內大獲成功,僅僅憑藉才華和天賦是遠遠不夠的。你必须要去拼搏,並且找到一個正確的市場定位。我意識到,凡是讓我充滿熱情的項目企劃都能夠使我與客戶之間保持良好的化學反應。在這裏,我所說的能夠讓我「充滿熱情」的項目企劃是那些無「委託性質」、讓我樂於其中的工作項目。最後,談到我個人的藝術創作靈感方面,我通常是在挖掘與探索紐約本土文化、流行文化的過程中獲取的。
「女性在街頭時尚文化中的影響力」已經成為一个熱議的話題,對此你有什麼樣的看法?
女性之所以能夠在街頭時尚文化中獲得如此之高的關注度,與網絡的巨大影響力不可分割,它前所未有地增加了街頭時尚圈的透明度。我認為有句俗語能夠詮釋這種現象:「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總有一位偉大的女性。」眾所週知,幾乎在任何領域內,男性相對比女性擁有更多的發展空間,也更容易立足,而女性得以展現自身才華、能力的機會與空間卻不可多得。但極具諷刺意味的是,對於一位擁有火辣身材的女性而言,似乎更易立足於男性「統治」的產業領域,這其實是一個頗為可怕的現象。然而當下,我卻看到越來越多的女性通過不懈奮鬥,來贏得與男性同等、公平的機會,我倍感欣慰。

「我希望充分利用未來的每一天,盡可能激發自己的潛能,依靠自己的能力摸索前進。也許這個過程極其艱難,會經歷反复的掙扎、失敗、嘗試,甚至是潛在的成功,但這些經歷會不斷鞭策你,讓妳變得更加強大。」
我們知道你之前在一些設計公司或品牌從事設計工作,但現在已經轉變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設計師。你覺得現在的工作方式與狀態更能激發你的創作靈感嗎?
这一點毫無疑問,就好似人們經常所說「大學教育並不適合每一個人」的道理,一個穩定的全職工作並不適用於每個人。我現在還非常年輕,也等待著實現自己的事業、生活以及很多目標。我希望充分利用未來的每一天,盡可能激發自己的潛能,依靠自己的能力摸索前進。也許這個過程極其艱難,會經歷反覆的掙扎、失敗、嘗試,甚至是潛在的成功,但這些經歷會不斷鞭策你,讓妳變得更加強大。或許當某個成熟的時機到來時,我依舊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一份穩定的全職工作,但那一定不是現在。
從另一方面來講,在這種工作狀態下,你又是如何不斷地鞭策和挑戰自己?
我總是將自己置身於一群能力出眾、才華橫溢的人之中。此外,我生活的城市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對於從事創意領域的人來說更是如此。更為重要的是,我背後有一個強大的「後援團」一如既往地支持我。此外,來自于網絡平台的質疑聲也是激勵我不斷進步的動力,甚至連在紐約生存的現實問題都成為了我的源動力,例如要按時付清賬單等等。當然,還有為了能買得起最新款的球鞋!這就是我的生活。#storyofmylife。
在與 PUMA 最新的聯名系列設計中,對於常規「科技運動服設計思路」與弱化功能性的「運動風格服裝設計」,你是如何權衡兩者之間的關係?
我與 PUMA 的聯名產品屬於 Lifestyle 系列,設計重心和專業運動功能性的體現没有絲毫相關聯。但是,運動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我對運動服飾面料也一直倍感興趣。一些在運動服中常見的科技面料也呈現於此番設計。用 Trinomic Disc 鞋款舉例,其材質包括像氯丁橡膠、網眼面料和反光條等科技面料,而近幾年,這些經常出現在專業運動裝上的科技面料也流行於時尚界。對於一個整天奔走於會議室、健身房、同朋友約會的紐約客來說,一件適用于多場合的多功能性服飾可謂是最夢寐以求的必需品。

「沒有客戶的存在,沒有束縛的條條框框,我們用自己的方式傳達著特有的理念。很有幸,Without Walls 贊助雜誌出版發行,我們對此感激不盡。」
現在讓我們來談談你參與的 《UNDO-Ordinary》雜誌吧。這個企劃是從什麼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對於雜誌版面設計和整體視覺風格的呈現,你又是如何將自己的想法與理念融入其中的?
《UNDO-Ordinary》雜誌的推出源於市場的需求。雜誌是由 Robin Arzon 與 Nai Vasha 創辦的,他們兩人圍繞時尚健身的理念,引領了一場全球化的跑步熱潮。我們一直都是很好的朋友,而且他們的所作所為也始終激勵著我。與 Robin 和 Nai 合作,並且圍繞他們的理念推出一本紙質雜誌,對我個人而言意義非凡。
而關於這本雜誌所展現的視角,其實非常明確,也很簡單,就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它涉及到時尚、健康、公益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這本雜誌的製作過程中,我們不遺餘力地發揮各自的長處,例如我在雜誌設計方面有豐富的經驗,Robin 是我熟知的、最出色的撰稿人之一,而 Nai 則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人。就這樣,可以說我們組成了一隻「王者之師」。此外,我們還充分運用各自的關係網,邀請很多藝術家、攝影師、造型師、寫手加入到我們的團隊當中。沒有客戶的存在,沒有束縛的條條框框,我們用自己的方式傳達著特有的理念。很有幸,Without Walls 贊助雜誌出版發行,我們對此感激不盡。現在,我非常驕傲地看到《UNDO-Ordinary》出現在全球多家店鋪的貨架上。相信這只是一個開始。#waitonit。
當下,我們看到愈來愈多女性喜愛穿著運動鞋,對此你有什麼樣的看法?
我認為這已經不足為奇。在我的世界中,將球鞋融入女性時尚穿搭是件樂而不疲的事情。然而,互聯網的發展也讓興趣相投的人們緊密聯繫。直到現在,當我看到很多女性在網絡社交平台上曬出我設計的 PUMA 鞋款時,我依舊十分驚喜。更重要的是,這將激勵我日後設計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我想你應該還記得幾年前與我們聯手推出的 「A Day With Sophia Chang」專題。現在的生活與三年前相比有什麼樣的變化?
Wow!這得從哪裏講起呢?老實說,現在的生活和三年之前並沒有太大區別。我總是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和日程,參加不同的會議,留出在家工作的時間等等。也許細微的區別體現在基於工作緣故而獲得很多外出旅行的機會。我很開心能夠看到自己的作品取得國際上的認可,我的客戶也遍佈世界各地。
是否可以向我們透露下近期有什麼全新作品和聯名企劃的推出?
我還是想把驚喜留到最後一刻,希望大家能夠繼續關注我的 Instagram @esym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