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NEW BALANCE - 葛民輝 Eric Kot 講述全新聯名設計與歷年創作生涯

要數香港的元祖級街頭時尚達人,葛民輝 Eric Kot 必定是大家最為關注的焦點。有著豐富的設計經驗,求學時期曾經修讀設計課程,並認識林海峰,期後二人加入商業電台擔任

2,990 Hypes

要數香港的元祖級街頭時尚達人,葛民輝 Eric Kot 必定是大家最為關注的焦點。有著豐富的設計經驗,求學時期曾經修讀設計課程,並認識林海峰,期後二人加入商業電台擔任 DJ,與林海峰組成「軟硬天師」,從此踏上演藝生涯。想法多多的葛民輝從來沒有規範自己可創造的可能性,加入娛樂圈後更與不同單位合作,比如與草蜢的蔡一智等人成立的 double x workshop,在香港設立海外首間「A Bathing Ape」專賣店,以及創立個人品牌「4A Like Black」等就是最佳例證。最近他又有新搞作,與 New Balance 合作推出別注 H574。這次 Hypebeast 團隊非常榮幸邀得葛民輝接受我們的訪問,與一眾讀者分享與品牌的合作經過,以及這些年來的創作生涯歷程。

你最近在忙什麼事情?
剛於 11 月初完成了一連 12 場的《草蜢森巴大戰軟硬FANS演唱會2012》,雖然感覺十分疲累,但又要馬上著手為自己的個人系列進行設計工作。因為我的品牌 4A Like Black 已經有半年時間沒有推出新產品了,所以完成演場會後要加緊步伐,帶領品牌重回軌道,譬如即將與 New Balance (NB)合作推出的 H574以及進行廣告拍攝工作,同時間又要開始著手籌備明年的計劃。雖然有一連串的計劃正在進行,但還是要優先處理與NB的合作計劃,因為經過這次合作之後,我得到了很多靈感,想把它們逐一實踐。

那就跟大家談論一下這次與 New Balance 的合作企劃吧!為什麼會用上橙色作為這對 H574的主色呢?
我在1996/97年時買入的第一對 NB 1400 就是橙色的。那段時間經常往返日本與王家衛進行電影《初纏戀后》的拍攝工作,在那邊看到橙色的 1400,覺得它很漂亮,穿著很舒服,便一口氣買下幾對。就這樣穿了好幾年,而這樣的配襯成為了個人標記之餘,亦造成了一股潮流,有些人覺得這樣搭配也很不錯亦開始跟著我穿一樣的鞋子,而在那時候我便成為了 Mr New Balance, 之後在 2004 年,New Balance 方面有興趣在香港開設專門店,便邀請我參與合作,便與他們合作推出了限量 250 雙的限量 New Balance 576 鞋款。

其實我一直很想再次推出 1400,所以從 2006 年開始,NB 每年都會為我個人製作 1400 的鞋款,這幾年來已經製作超過 20 對,卻一直沒有找到理由把它正式投產。直至上年開始迷上單車運動,發現需要一對鞋踝較高的鞋子去保護腳踝,所以便詢問將 1400 改良的可能性。可惜廠商方面否定了改良的可能性… 但是,日方告訴我 New Balance 574 橙色與 New Balance 1400 相似並且有 High-cut 的設定,所以最後決定以鞋踝設定較高的 H574 配上橙色去營造當年所擁有那對橙色 1400 的感覺。

除了顏色之外,這雙 H574 還有什麼特別之處?
我為鞋子的不同部份進行微調,比如釦子以及用以製作標誌的物料等我都親自挑選,並作出不同配搭。除此之外,亦花了超過半年時間去為鞋子製作不同樣板,力求每個部份都符合我的想法。而這雙 H574 最重要的是布料上的選材,我也花了不少時間鑽研這個部份,像是在內襯的設計方便就為了迎合單車運動而有針對的補強動作。

你的品牌 4A Like Black 其中的 4A 全名為「Asia Act Against Aids」,而每年的12月1日就是世界愛滋病日,所以這雙鞋子是為當天而設計的嗎?
不,這只是個巧合,因為我要完成演唱會之後才有時間處理這次聯乘企劃的細節。雖然我個人十分支持預防愛滋病活動,但這次是純粹剛好在時間點對上了!

可以為我們介紹一下你的品牌「Asia Act Against Aids」的成立過程嗎?
經營「A Busy WorkShop」的時候,我需要全神貫注處理業務,很難有時間與其他單位合作。而當它在 2003 年底正式卸下責任告一段落後,終於有空餘時間著手處理其他事情。於 2004 年開始與 Sunny Lau、Joel Chung 以及 RMC 的 Martin Ksohoh 開展一連串合作計劃,但當時還未有創立個人品牌的打算,所以這些計劃都是以個人名義去進行。

在1997年的時候,我邀請了一眾明星拍攝一齣微電影,然後把它賣到世界各地,為無國界醫生(MSF)籌款。我非常喜歡這樣有意義的計劃。數年之後,個人想再次籌備這樣的計劃,為愛滋病人籌款,所以便與日本關懷愛滋病的團體「Act Against Aids」聯絡,相討合作事宜。他們十分支持這項計劃,便與 Sunny Lau 和 Martin Ksohoh 展開一個亞洲性的活動,並以極限運動(X-Game)作主題。之後我們發現當時「Act Against Aids」沒有在亞洲其他地方設立分部,以致活動在台灣及香港方面出現一些技術層面的問題,但無論如何,我們還是決定要舉辨這個活動,為「Asia Act Against Aids」宣傳。這就是第一個以 Asia Act Against Aids 名義舉辨的第一個活動,其後便開始以這個名稱繼續發展推出相關單品,由於這個活動廣受歡迎連帶以 Asia Act Against Aids 設計的單品系列每每推出都造成轟動,因此市面上出現大量盜版商品,為了提供大家有更正規的銷售渠道便汲取之前經營「A Busy WorkShop」的經驗,在 2007 年正式成立了 4A 的專門店 Like Black 。

那可以與我們分享 double x workshop 的故事嗎?
我在 1988 年的夏天正式加入香港商業電台成為全職 DJ,全心全意發展演藝事業。那時候需要在一年裡面推出兩張唱片,但有的時候不太滿意唱片公司在設計唱片封套時的概念與想法,從而激發起由自己設計的念頭。當時我的朋友,草蜢裡的蔡一智與我面對相同問題,而且他亦同樣喜歡設計,便提出一起成立工作室的想法。最後我,蔡一智,夏永康(Wing Shya)與及Godfrey Kwan(阿祥)等人於1993年組成了 double x workshop。

當時正值唱片業發展蓬勃之時,我們一年大概負責 180 張唱片封套的設計工作;而後夏永康開始成名,在這段時間內我把他介紹給導演王家衛,後者更邀請他到阿根廷去尋找靈感,夏永康那時很希望前往,但是 double x workshop 不能因此而停擺,因為他去阿根廷的時間最短半年,最長則還不能確定,對於我來說,樂見身邊的每一個人都能獨當一面,這對夏永康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所以也就只能讓他展翅高飛。其後我對當時 double x workshop 的營運模式感到倦怠,而那時候開始也有了許多不同的競爭者,我發現不能永遠都只做同樣的事情,所以便決定把它從設計工作室轉型成為一間製作公司,開始提供顧問服務,包括電視、電台節目,演唱會,電視廣告製作等,並委託外間不同專業人士去為每個計劃提供專業服務。double x workshop 現在依然存在,但以獨特的形式存在,只要有其他單位邀請我們合作,並且需要我們在不同層面上提供服務的話,我們的團隊就會重新集合為他們作全力支援。

為什麼當年你會決定將 A Bathing Ape 這個品牌帶到香港?
當年經常往返日本作電影拍攝工作,認識了不少在原宿從事時裝行業的的朋友,當中有許多在日本的長輩十分照顧,帶我到處去認識新的朋友,由於這位長輩在日本時尚界很有威望,所以藉此認識了許多不同的設計師,首先認識了高橋盾,經由他輾轉間認識了 NIGO(A Bathing Ape的創辨人)。當時眼見香港有不少轉賣店以高價出售來自 A Bathing Ape 的 T-Shirt,非常誇張,於是便游說 NIGO 有關於合作的想法,但因為不喜歡看到許多人大排長龍,所以選擇在香港的商業大廈中開設了品牌首間海外專賣店,並以會員制方式經營,以限制客人將這些單品向外轉售的可能性,因為每一次購物都有記錄,所以可以很輕易的了解哪些人一直夠賣大量同 Size 的單品,以及哪些人是真心喜愛這個品牌,只購買自己的心水單品,依照這種記錄,每次會員來電預約時間購買的時候,我們就能夠做一些變更的處置,像是轉賣者永遠都只能看到一般的單品,而真心支持品牌的人,每次來店內都可以看到十分限量的單品讓他們有不同的驚喜,與 A Bathing Ape 的合作令我以及 NIGO 獲益良多,讓我清楚了解日本人做生意的模式,亦在往後的日子懂得如何經營品牌,而同時日本方也發現了這個潛在巨大可能性的銷售方式,就出現了 BAPE Member Card 的獨特會員模式。

在過去十年裡,香港有不少品牌冒起,但部份已經不知所蹤,你又如何評價這十年來香港的時裝業發展?
我覺得現在大部份人都只是在經營一盤生意,腦袋裡面只想著賺錢,但經營一個品牌不能只從商業角度出發,品牌的態度和信念更為重要。對我來說,成立品牌的目的是希望能實現我的想法,比如舉辦一個派對或者透過一些企劃,去為我所喜歡的文化,音樂,電影等去做一些事情。就如 4A Like Black 不是一個時裝品牌,而是一個信念,Eric Kot 的生活態度。我個人很懶,只要是黑色的東西都喜歡,但其實黑色與不同質料湊在一起都有不同效果,而這些都是一門學問,需要有足夠的技術和知識才能製作好的產品。

日本,台灣,香港,以及中國的街頭文化有什麼不同?
不同之處在於他們如何成長和想法。品牌的風格可能不相伯仲,但背後所抱有的信念,生產模式,以及他們如何對待客人的方式亦有所不同。每個地方的文化都不同,比如日本人在經營品牌的時候思想比較固執,生產製作過程較為嚴謹,會追求高品質的方式同時也讓生產過程慢,而中國人就比較隨意,認為東西出來就好,台灣人比較著重速度,什麼都要快,而香港人則注重如何賺錢,因為租金壓力很高。

你近年來非常著迷單車運動,同時也以此健身並推出專門的 New Balance 版本,那麼會以此為主題推出 4A Like Black 的系列單品嗎?
會,但不會太多。因為單車運動不需要太多配件,簡單的短褲和球鞋就可以了。

這一次你的健身可以說讓所有人驚訝那優異的成果,有考慮推出一本書去教導別人如何健身嗎?
其實已經開始在寫了。希望能夠趕及在聖誕前推出,但因為這本書包含兩個部份,第一部份是從我個人的角度出發,為為期 4 個月的減重健身過程進行記錄,這個部份已經準備好了。而另一部份則從教練的角度出發,指導讀者應如何正確地瘦身,不過這個部份需要較長的時間準備,所以還未完成。期望這本書可以在兩星期時間內準備好,然後以聖誕禮物的形式,回饋與答謝一眾粉絲的支持。

與不同單位合作過之後,你如何看待「聯名合作」這回事?
我覺得很悶,很無聊,而且非常困難去找一個自己感到有興趣的單位進行合作。我所期望的合作模式是雙向的;我向你提供一些想法的時候,亦希望對方能同時給予我一些什麼。如果對方都只聽我的,這樣會非常沒趣,但這不代表只能與朋友合作,相反地,有時後友誼還會造成一些合作與創意發想方面的阻礙,因為可能大家都會覺得怕有些看法會有分歧,限制了彼此之間能激發的可能性。

最後有什麼想跟年青人說的嗎?
Don’t Think, Just Do It!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想太多,先試試看。不要害怕失敗,並嘗試從失敗中學習,將來便能獲取成功。

感謝阿葛在百忙之中告訴我們這麼多精采的故事以及想法!

Photos courtesy of Sunny Lau (WHATASUNNYDAY) for Hypebeast

閱讀全文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不要錯過最新情報。

訂閱時,您同意我們的 使用條款隱私政策